第191部分 (第1/4页)

这一讯息使所有处于猜测中的人顿时醒悟过来,精神抖擞地看向伊蜜雪。

安娜特继续平缓地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当然,对罗马人来说是悲痛的。这样他们在北方的奇怪举动就可以解释了。”

什么奇怪举动?王玉婷深感惭愧,这段时间她忙于家事,根本没有看军事报告,现在出了重大转折,她两眼一抹黑。还是少发言,多听较好。

“克劳狄比我们先得到这个消息,马塞拉斯一死,他可能会被招回意大利。说不定他已经接到回国的命令了。”安娜特说。

“为什么他会被招回去?”王玉婷忍不疑惑,问。

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以后该怎么办上,没有人留意到她的无知。

“马塞拉斯一死,罗马人在意大利已经没有将领能够对付我哥哥了,所以克劳狄必须得回去!”马戈得意地说,“现在敌人士气低落,正是我们反击的好机会!”

“当然!当然!”伊蜜雪连连赞同,马戈的建议很少有被人赞同的时候。“等解除了北方威胁,我们将大举进军意大利,支援汉尼拔!”

响起了一片赞同声。自罗马人从北方持续侵扰伊比利亚时起,迦太基人抑郁许久了。王玉婷听到了乐观的叫喊声,这也是她这段时间以来听见的唯一能令她振奋的事,她不免也升起了股杀回意大利的心思。

“但是我们不能高兴太早。”伊蜜雪冷静提醒诸位,“罗马军队撤回意大利只是最好的预测,通常情况下,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是,回去的仅是克劳狄,军队会留下,他们会派来新的将军与我们作战。”

“他们不是没有将领可派了吗?”马戈失望而不信地问。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他们的确没有适合的人选了,不过不排除他们的元老院在紧急情况下破格起用什么人。”安娜特分析说。

“也就是说无论怎样,始终还有一战?”王玉婷已有些摩拳擦掌,不管对手是克劳狄或是其他人,都正好给了她发泄的机会。

“诸位回去各自准备,敌人新旧将军交替时,是最脆弱的时候,到时将由我们发起攻击。这场仗一旦打起来,无论输赢,都将引发更多恶仗,所以备战必须充分,明白了吗?伊蜜雪发下命令,众人齐声领命。

第二十三节 罗马折剑

陈志受命护送马塞拉斯的骨灰回罗马。尸体是由汉尼拔火葬,并将骨灰送至罗马军营的,回忆起马塞拉斯阵亡时的情景,陈志依然历历在目。

那日军队驻扎在萨拉彼亚,执政官率领三百骑兵在附近区域例行巡视,他也在其中。他们碰着了队努米底亚人,那些黑皮肤的人正搬运着掠夺物,马塞拉斯看他们人数少,很有信心,于是下令攻击。三百骑兵立刻将那些努米底亚人包围起来。然而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大队阿非利加人,从四面八方向他们进攻。马塞拉斯毫无惧色,英勇作战,直到一支标枪刺穿了他的身体。

战斗结束后,陈志成了俘虏。敌方阵营中走出位金发的独眼将军,已经许久没见,但陈志不会忘记,那是汉尼拔。意外的是汉尼拔还记得他,虽未打招呼,但陈志从汉尼拔的眼神中看了出来,他认出他了,陈志顿觉得无地自容。

他看见有人检查了马塞拉斯的尸体,以验明正身,马塞拉斯的身体上新伤旧伤无数条。他听见汉尼拔对马塞拉斯的称赞——他是个优秀的战士;但也听见对马塞拉斯嘲笑——作为一名将军,他不合格。执政官的图章戒指被取走了,汉尼拔按应有的礼仪火葬了他。

后来陈志才知道汉尼拔利用马塞拉斯的印章伪造了一封信,企图诱骗萨拉彼亚的守军打开城门。萨拉彼亚城的人并不知道马塞拉斯已经阵亡,陈志的心悬了起来。但这一巧妙的计策并未获得成功,尝到失败的汉尼拔找来他,说他不是罗马人,按照一贯规矩,陈志可以回家。之后让他离开迦太基军营,并带上马塞拉斯的骨灰。

回到了萨拉彼亚,他才知道汉尼拔的计策被识破的原因。赵弄潮在这座城里,从马塞拉斯出城后,他已经预料到了结局,那封信他不用看就知道是假的,城外的执政官的军队也是假的。为了使城里人相信他的话,他谎称自己早些时候便收到了另一执政官克利斯品那的信,告之了马塞拉斯的死讯。这个理由漏洞极大,克利斯品那斯不可能比他们早知道,甚至还有时候给他们写信,但赵弄潮的智者印象已深入人心,人们相信了他的话,这一相信是正确的。

陈志猜想汉尼拔肯放他走可能是出于从前的交情,但他不能在罗马人面前说出实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