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嗯,林林总总的费用我差不多计算好了,如果真的不够我最后也只能向跟你借。”伊莎看着他认真道。

许云夕听了就不再推辞,伊莎笑着继续说:“我知道自己已经麻烦了你很久,让你到文昌书院报到的日期一拖再拖。以后你可能要住在那边,还请哥哥有时间就回来住上几天,这里有你的房间呢。”

许云夕笑着点点头,“那我们明天先把行李都搬过来。”

行李真的不多,可新家里什么都没有,打了盆水略作打扫,她就到院子里等许云夕一起出门买生活用品。

当两手都快拎不动时,许云夕的小厮驾了马车过来,将东西都运了回去。两人找了家茶楼点了茶水歇脚。

“买个丫鬟吧。”喝了一口茶后,许云夕突然道:“我去书院之后就你一个人,怪让人不放心的。”

伊莎点点头,压抑着心头的怪异感,低头看着杯中的茶叶末轻声说:“开了店还要找几个帮手。以后日子就忙碌起来,也许这样坐着喝喝茶也是一种奢侈。”

许云夕也是雷厉风行的人,第二天他就找牙婆带了几个丫鬟过来。看着眼前几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伊莎心中一片苦涩,问了些基本情况,她随意挑了一个女孩,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桃。

小桃,是她到这个时代看到的第一个人,也许是雏鸟心理,她一直就当小桃是她的好朋友,这次的不辞而别,估计也伤了小桃的心吧。

新来的小桃惊悚地看着家中的每一个人,眼神中充满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伊莎温和地摸摸她的头道:“以后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

晚上,房东大爷带了一对年轻夫妻过来,说是从西北过来的远房亲戚,来京城讨生活。伊莎也笑着留下了他们,店面马上要开始装修了,正需要人手。丈夫叫商伯南,看起老实巴交的,坚持要带自己老婆翠娘住在店面里,说是方便守夜。伊莎无法,也就随了了他们的意。

忙碌的时光匆匆而过,商伯南找工匠简单装修了店面并让泥水师傅按照伊莎的要求砌了一个烤箱。伊莎则画了图纸去铁铺找能工巧匠做了花朵,蝴蝶,小兔等各种形模,带着小桃出去搜了些特色果糖,果酱。

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这次她的甜品店将以大福饼,和果子,松糕等中日结合的甜点为主。口味也做了调整,以抹茶,蜂蜜,坚果为主打,那些巧克力,咖啡还是不要拿出来给自己惹麻烦。

半个月后,京城出现了一家名为“幸福甜果子”的小店。

店铺开张的那天,许云夕特地从书院请假回来。他一脸笑意地看着店里清爽却颇有意趣的装饰,指着店里那棵一直顶到房梁的果树问:“这是从哪里来的。”

伊莎笑着回答:“不过是棵枯木而已,从中间劈开贴到了墙壁上。树枝上挂着的苹果是我找面人师傅做的,还挺逼真的!”树下设了两张藤椅,他们俩一人一张对坐着,抬眼望着满头的红苹果,让人不禁有一种午后茗茶的悠闲之感。如同巴黎大大小小各色的面包房,伊莎的甜果子店也有自己的文艺情愫。只可惜门店不大,而且没有跃层,如果可以,她更想像巴黎著名的保罗面包房一样在二楼设一个茶艺沙龙。

许云夕见开张第一天便有不少客人上门,不禁有些好奇,“第一天生意就这么好?”

“我提前打了广告,”伊莎调皮地笑笑,“早在几天前我就做了些宣传纸让大家出去派发,今天是第一天开张,所有产品半折销售,先博个名气,东西好吃自然会有回头客。

店铺开张后的第三天,许云夕清早就回了文昌书院。临行前,他有些不放心再三叮嘱细节,伊莎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而且这里有他们陪着,你就好好上路吧。再说文昌书院离得也不是很远,有时间回来就是。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许云夕笑着上车离去。看着他的马车逐渐远去,伊莎本来微笑着的脸慢慢垮下。一个人魂不守舍地回到房间,小桃见状知道她是伤别离,上前笑道:“不知道我们明天的‘今日主打’是什么?”

伊莎延续了以前在巴黎开面包房的习惯,每天推出一款主打甜点半价销售。她想了想道:“就做抹茶松饼吧。”

小桃对做点心很有兴趣,每当她在做甜点时总在一旁仔细观摩。伊莎不吝啬地倾囊相授,也乐于收这么一个徒弟。

“做松饼的关键是在搅伴好的面团中里进很多有次的油脂与面饼分层。这样层层的油脂和层层的面皮互相隔绝,依此一层一层逐渐受热膨胀,最後就成为一个可口膨松的松饼。”伊莎讲了制作原理后,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