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远走他乡。

拓跋浩得意地大笑,“楚皇陛下,沈大人,她这番话再明白不过,她愿意跟本太子去魏国。沈大人,她的心不在你身上,你何必绑着她?”

“太子错了,内子只是遵从陛下的旨意,并无跟随太子之意。”沈昭辩解道。

“沈大人如此说,就是不愿割爱了?”拓跋浩怒问,鹰眸剧烈地紧缩,杀气迸射而出,“若沈大人不让本太子如愿,便要承担后果。说不定,大魏国的铁骑直入金陵,踏平金陵皇宫!”

“你以为楚国将士怕了魏国铁骑不成?”沈昭咬牙道。

“那便战场上见!本太子看你沈昭有多少能耐!”拓跋浩重声狠戾。

叶妩安之若素地坐着,好似事不关己,任由他们唇枪舌战,争得面红耳赤。

楚明锋以和事老的架势说道:“太子,沈昭,不必再吵。明日午时,诸位都到御书房,朕会想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法子,不偏袒任何一方。”

如此,二人才气呼呼地坐下来,不再争吵。

她看向他,唇角微勾,好似在笑。

他亦望着她,眸光越来越凛冽。

————

宫宴不欢而散。

时辰并不晚,沈昭伴驾回澄心殿。

宫人奉上热茶,大殿只剩下君臣二人,沉寂,压抑。

沈昭早已没了怒气,或者说,将怒气掩藏在心中。他温润道:“陛下,皇贵妃说出那番话,应该不是故意的,只怕是心郁气结所致。”

楚明锋的脸庞染了冰雪,寒意刺骨,眼眸却是灼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陛下,还请体谅皇贵妃……”沈昭知道陛下怒气正盛,根本听不进劝,但还是要劝。

“那谁来体谅朕?”他怒吼,声嘶力竭,“她竟敢说出那样的话!竟敢在寿宴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和魏国齐王眉来眼去!竟敢与皇弟淫乱宫闱!她伤了朕的心,背叛朕,谁体谅朕?”

“皇贵妃与晋王在听风阁……只怕是误会,陛下不如查清楚再定罪。”沈昭苦苦相劝,“臣相信,皇贵妃不是水性杨花的女子。”

“朕不想再提她。”楚明锋端起茶盏,一口气喝了一大杯。

沈昭心中轻叹,道:“陛下,那不如说说庆阳公主。”

楚明锋冷冷勾唇,“秦国太子当真是睁眼说瞎话,你怎么看?”

沈昭道:“谁不知如今的秦皇弑君杀兄、谋朝篡位,才坐上国君宝座,慕容焰粉饰太平、颠倒是非,只是为他的父皇正名而已。不过,他所说的庆阳公主在秦国先皇驾崩后几度寻死,病魔缠身,以致落得如此下场,只怕不尽不实,当中必有隐情。”

楚明锋点头,“当年,秦皇假称庆阳病逝,怕是担心父皇追究。他还没坐稳帝位,朝野内外还未归顺一心,如若楚国横插一手,追究庆阳的去向,便是内忧外患,更难平定时局。他更担心父皇趁机挥军西伐,或是与魏国联手进犯,因此,他索性宣称庆阳病逝,楚国便不会追究。”

“陛下所言极是。”沈昭颇为不解,“庆阳公主是秦国先皇妃嫔,秦皇幽禁她,只怕不会善待她,以致她神智不清。臣不明,时隔十几年,秦皇为何送庆阳公主回国?”

“此事颇有蹊跷。”楚明锋也是想不明白,“都十几年了,早不送、晚不送,为何非要在贺寿的时候送庆阳回来?”

“此事便让太后多多费心,可让太医诊治庆阳公主,看看病情如何。”

“魏国太子将香浓姑娘献给朕,你觉得,他是不是想在宫中布下一个耳目?。”

“有此可能,不过他应该清楚,陛下会让人盯紧她,更不会信任她。”沈昭凝眉道,“臣倒觉得,他大方地将香浓姑娘献给陛下,是为了方便讨要皇贵妃。倘若陛下收了香浓姑娘,他讨要皇贵妃时,便有充分的理由反驳,谓之曰:礼尚往来。”

楚明锋眸光冰寒,“礼尚往来?纵然朕收了香浓,也不会依着他。”

沈昭担忧道:“拓跋浩讨要皇贵妃,只怕是志在必得。如若陛下婉拒,他会不会愤而……”

楚明锋摆手,“不必担心,朕会让他心服口服!”

沈昭见陛下成竹在胸,便问:“陛下已有对策?”

楚明锋眼睫轻轻一眨,目色阴寒。

沈昭想着陛下还有要事,便告退。临走前,他真心真意地劝道:“如若陛下真心怜惜皇贵妃,便珍惜她、信任她。”

楚明锋无动于衷,眼睫未曾动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