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了,啃过几块肉骨头后,小嘴四周油光发亮,这副狼吞虎咽的模样,像是三年没有吃过猪脚这种好菜了。月娘、赵世宇并不饿,慢悠悠地吃着,边吃边聊。

赵世宇想买牛:“母亲,仇二伯家要卖几头牛。我问过价了,黄牛二十几两一头,水牛要三十多两一头,我们雇去县城的那头水牛是最好的,要价四十二两。有自己的牛,耕田、翻地方便多了,拉东西去镇上、县城也不用雇别人的牛。母亲,要不我们家买头牛?”

“买一头牛得几十两银子。”月娘不愿意,“再说了,牛买回来,由谁看牛呢?你是没有这工夫的,农闲时我又去领衣服回来做。难道要敏敏去放牛?”

“要我去放牛?!”听到这个消息,李画敏惊得嘴里的汤喷出来,又被呛着了,一边咳嗽一边摆手,“不可能的!我是不会去放牛的。”

夕阳西下,牧童骑在牛背上,慢慢地吹笛回家,这情景很生动活泼。不过,在李画敏想来,由自己牵着头牛去吃草,肯定是件滑稽、恐怖的事。

赵世宇提出让裕叔帮看牛,给适量的稻谷作为报酬。月娘怕花银子,不想买牛。赵世宇只得作罢。

餐桌上沉默了几分钟。

赵世宇想到母亲所说的事,拉下脸:“敏敏,我不在家的时候。。。。。。”

“算了,算了,阿宇不要再说了。过去的事,提它干什么?”月娘反应快,及早阻止儿子往下说。月娘不希望提起跟媳妇发生冲突的事,最好从此以后永远不再提起。那么,保留在儿子头脑中的,就是任性的媳妇不懂事,母亲适时稳住局面,顾全了这个家。何况,几百两银子已经到手中。要是把那事再翻出来,弄得真相大白了,儿子向着谁难说,由谁来保管银子也难说。

不提,最好谁都不提它。

李画敏看月娘、赵世宇的神色,就猜测出赵世宇知道了刚才的事,是月娘告诉他的,月娘不愿意儿子提起这事,肯定是她歪曲事实了。李画敏倒要看看,月娘是怎样跟赵世宇说的,她催促问:“阿宇,你不在家时,怎么啦?”把后面这个字,拖长长的音。

听听刚才的事,瞧瞧月娘在里面加了多少枝叶。添了多少的油醋。

月娘马上接过李画敏的话茬儿,情真意切地说:“敏敏,刚才的事,是母亲不对,不应该从你手里抢过银子。”月娘话锋一转,“不过,母亲那样做,也是迫不得已。要不,你现在在外面摸黑乱钻,阿宇急得到处找人。

偷偷看儿子的神色。月娘满意,这番表白加上之前说的话,足可以让儿子明白。要不是刚才自己及早抢下媳妇手中的银子,这个家现在已经乱成一团了。从媳妇手中抢银子,都是为了保全这个家,跟私人恩怨无关。

“是吗?你担心我摸黑在外运转?我以为,你希望我摸黑在外面转。最好转到头晕找不到路回家,永远在赵家消失了。”李画敏厌恶,月娘现在一副慈祥样,好像为了这个家她可以任劳任怨。之前她从自己手中夺银子的时候,肯定不是这样想的。

“敏敏,有这样对母亲说话的么?不像话!”

赵世宇不容人对母亲不敬。瞧李画敏用挑衅的眼神看母亲。赵世宇对月娘之前所说的话,更信了几分,不免心中愧疚、懊恼:“母亲为了我。饱受人间的辛酸。我长大成人了,不仅没有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反让母亲受气,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我对敏敏一再纵容,竟然让她做出藐视母亲的事。她做其他的事。我都可以不计较,绝不能容她对母亲不敬。”

听赵世宇训斥自己。再看他们母子二人,一个对自己笑眯眯地显耀胜利,一个冲自己怒目而视一副替母报仇的样,李画敏便有受到赵家母子围攻的紧张感。母子联手咱也不怕!李画敏定定地看赵世宇:“那么,你想我怎样对母亲说话?”

毕恭毕敬?逆来顺受?哼!本小姐做不到!

月娘匆匆回房间,匆匆提来沉甸甸的包袱,放在李画敏身旁竹椅上,和蔼可亲地:“敏敏,这银子归还你保管。几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你不要动不动就往外搬。小心别弄丢了哦。”

“母亲,我年纪太轻,在这个家中,实在没有本事保管银子。。。。。。”李画敏刹住,不再往下说,笑眯眯地望月娘。

月娘巴不得李画敏说出这话,急忙接腔说:“那由我来保管银子。敏敏,你确实太年轻,没到当家的时候。”月娘从包袱里取出三贯铜子,笑眯眯地放到李画敏跟前:“敏敏,你身边没有一点费用,实在不方便。这个给你。”

李画敏望摆在眼前的三贯铜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