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扛上铁锹到南山去挖白药子,采桑叶的事放到晌午回家吃饭时才做。

成心找茬的财叔、财婶,几天都没有找到机会跟赵家的人吵架,偶然路上碰到,财婶抓紧时机叫骂。可是,月娘、赵世宇和李画敏都只是狠狠地瞪他们,匆匆忙忙地走开。这叫财叔、财婶摸不着头脑:“赵家人忙碌什么?挖回这些黑乎乎的东西有啥用?”

最先发觉赵家人秘密的是阿悦,家中的稻田刚刚插上秧苗,他就约上媳妇扛上铁锹,到南山下挖瓜蒌,挖回来后又向李画敏请教炮制的方法。看在是赵世宇好朋友的份上,李画敏如实告诉了白药子的炮制方法。阿悦把白药子干片拿到镇上药铺卖,到手了几两银子。

瓜蒌的根块晒干后能卖银子的消息,在村子上传开,刚刚洗干净泥巴爬上稻田的人,都扛上铁锹满山的寻找瓜蒌,挖回后洗干净切片晒干,然后拿到镇上的药铺去卖。

白药子干片的价格是一跌再跌,当宝贝一样挖回家炮制的白药子干片,居然比木薯干片还贱。最后,镇上的药铺都停止收购白药子干片。当山上的瓜蒌被挖掘得几乎绝迹的时候,人们却望家中的白药子干片发愁。

月娘常对家中这几箩筐的白药子干片,唉声叹气,她不再有心思晾晒白药子干片,任由它们摆在大门外的屋檐下。太阳升上高空,李画敏拖动箩筐,将白药子干片倒在庭院里晾晒。赵世宇由外面回家,也来晾晒药材。

坐在梧桐树下歇息时,李画敏、赵世宇的目光都落在满庭院的白药子干片上。这段时间挖白药子,赵家挣了二十几两银子,不过辛苦挖掘回家的药材贱得像垃圾,让李画敏、赵世宇都不是滋味。

李画敏苦恼地思索,对赵世宇说:“我不相信,这医治外伤的良药,会不值钱。这种药材只是咱们这里一时供过于求,其他地方一定还需要这种药材的。”父亲种植的药材,都是成车地拉走。

“敏敏,我正想跟你谈这事。”赵世宇自信地看李画敏,沉稳中透出睿智,“我这两天到镇上打探,刚刚得到个确切的消息,镇上的三家药铺正忙着腾出地方,要大量收购白药子干片。我曾亲眼看到,最大的那间药铺,把两车的白药子干片朝省城那个方向拉去,这家药铺已经开始收购白药子干片。敏敏,我想趁村上的人没有得到消息,抢先收购这些药材。”

收购药材,让李画敏想起了二十一世纪的父亲,也让她对眼前这位憨哥倍感亲近。李画敏带着鼓励,叫赵世宇说出他的打算。赵世宇胸有成竹地说,镇上的药铺都要收购白药子干片,说明这种药材是有利可图的,现在村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可以用最低的价格收购村民手上的白药子干片,或者卖给镇上的药铺,或者拉到县城去卖,肯定不会亏本的。李画敏赞同赵世宇收购白药子干片。

不料,月娘反对赵世宇收购村民手中的白药子干片,不肯拿出手中的银子给赵世宇,更不同意赵世宇拿稻田的契约去当银子做收购资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世宇为缺少收购药材的资金,躺在石板上唉声叹气,对坐在另一块石板上的李画敏说:“敏敏,我确信收购这些白药子干片是可以挣银子的。以现在村上这种药材的价格,我们就是能够按刚开始时镇上药铺的收购价格卖出,都有一百多两的赚头。可是,没有银子,不行呀。”

李画敏静静地看躺在石板上的赵世宇,思前想后,往屋里去了。

正文 088。收购,抢先一步

李画敏回到东厢房,闩上房门,向小鬼了解县城、省城两个地方的情况。几分钟后,李画敏打开东厢房出来,返回梧桐树下。李画敏打量愁眉苦脸的赵世宇,悄声问:“阿宇,收购这些药材,大约需要多少银两?”

赵世宇一下子翻身坐起,两眼灼灼地看李画敏,压制着兴奋:“敏敏,你有办法?我想大约要一百两左右。”赵世宇清楚记得,媳妇的叔叔两次来,都给银子的,就是不知道具体的数目。

李画敏只笑不说话,两眼朝大门口看。赵世宇知道媳妇是提防母亲,靠近了同坐在一块石板上,期待地望李画敏。李画敏干咳几下,低声说:“我可以借给你一百五十两银子,不过你卖完药材后,得如数归还我。一家人,就不收你利息了。”

亲兄弟明算账,这夫妻间也得明算账才行,因为这夫妻只是挂名的。

赵世宇郁闷,她咋跟自己分得这样清楚?感觉上,不像是一家人。不过,媳妇能支持自己收购药材,总归是好事。赵世宇重又精神焕发,逗趣问:“敏敏,原来你藏有私房钱呢?可是我找遍整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