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李画敏提包袱,与月娘走上台阶:“篮子里都是吃的。阿宇说,我们回来迟了,索性在县城办些年货回家,不用再去镇上买了。母亲,我和阿宇不在,家里一切都好吗?”

月娘告诉李画敏,家里一切都好,因为不知道李画敏、赵世宇是否回家过年,什么都没有做。

在长乐村有个习俗,每到过年都包粽子。

月娘生火热水,准备泡糯米做粽子。李画敏挎个篮子,与赵世宇到果园底下的菜园割冬叶。路过培育药材棚子的时候,李画敏和赵世宇忍不住掀开茅草夹子观看,嫩黄的苗儿长了四五片叶子,挺高了不少,幼苗下的土地一片湿润。两人把茅草夹子重新盖上。

李画敏满意地说:“母亲把苗儿护理得很好。”

“当然了,母亲干活,从来错不了。”赵世宇满意加上自豪感。

李画敏、赵世宇走到山坡最下层,那一行长长的靠近大池塘的土地都是赵家的菜地。赵世宇割翠绿的冬叶,李画敏往大池塘里看时,发现大池塘里的水比过去少了。

“宇,过去站在菜地边拿提桶就可以打到水,现在水怎么深下去了?”站在菜地边,已经够不到池塘里的水了。

赵世宇连看都不看,只顾割冬叶:“那是裕叔放池塘里的水。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今天要放去大部分的水,明天就可以捉鱼卖了。”

这宽阔的大池塘,已经成为自家的。赵世宇跟李画敏商量着,过年后请人挖深池塘,然后往池塘里投放鱼苗。

李画敏、赵世宇拿冬叶回到家,月娘已经把水烧滚了,泡糯米。月娘把冬叶也泡在沸水中,泡软了清洗干净。

饭厅里,生了盘炭火暖烘烘的。

糯米、红猪肉、板栗、香菇、绿豆、冬叶、细麻绳都准备完备,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月娘包两斤重的大粽子,先用碗盛两碗糯米倒在三片叠放的冬叶上,接着放上红猪肉、香菇,然后倒上满满一碗的糯米,再用冬叶严密包裹糯米,包成六个棱角,最后用细麻绳一圈圈地缠绕粽子,缠得牢牢的不让冬叶和里面的材料散开。

李画敏在月娘的指点下,包小粽子。学着月娘的样,李画敏拿一片冬叶入在手掌上,先倒了小半碗的糯米,接着用筷子挑一小块猪肉放作粽心,添上绿豆,再加糯米。

“可是,母亲,我手上的冬叶包不住糯米呢。”听说是糯米放多了,李画敏拨回一些糯米回盆子里,用冬叶包裹糯米后一瞧,小巧的一条粽子,六个角儿分明。李画敏自我欣赏一番,跟月娘包的小粽子相比较,虽然差一点点,第一次包粽子,有这种成绩,不错啦。

“阿宇,你瞧我包的粽子,不错吧。”李画敏举起手中的粽子,向赵世宇夸耀。赵世宇扫一眼她手中的粽子,笑而不语,递给她一条小麻绳。李画敏学方才月娘的样,给小粽子缠麻绳。

老天,没有缠细麻绳时,李画敏手中拿的还是粽子,缠过细麻绳后一看,一塌糊涂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了。

李画敏忙解开细麻绳,要重新缠过。赵世宇瞟她手中惨不忍睹的粽子,惊叹说:“瞧,多好的粽子。”

这个家伙,在幸灾乐祸呢。

李画敏不服气,冲赵世宇说:“你先别忙着笑,你若是能够包得比我好的粽子,我便服了你。”

“包粽子么,有什么难的。我小时便包过。”赵世宇大大咧咧的,好像在他眼里,包粽子是小菜一碟。

李画敏不相信,叫赵世宇表演给自己看。赵世宇说绝技不能外泄,拒绝向李画敏作包粽子表演。看他的样子,十有作九是不会包粽子。李画敏改造手中的小粽子,冲赵世宇说:“瞧你笨手笨脚样,会包粽子谁相信。我包的粽子,只是没有包得好看,说不定你把糯米包裹住的本事都没有——把糯米都包到地下去了。”

“我有那样傻么。”赵世宇气愤不过,动手包粽子。一番手忙脚乱后,出现在赵世宇手上的粽子,跟李画敏刚才的杰作差不多。这下子,轮到李画敏报仇雪恨了,笑着夸赞:“好!好漂亮的粽子!阿宇包粽子的手艺,比母亲还强。”

赵世宇厚着脸皮,将小粽子放到餐桌上:“没关系,反正都是粽子,好看难看都是吃到肚子里。”

月娘说粽子包裹得不够严密,放到铁锅里煮时糯米会跑出来的,拿赵世宇包的小粽子丢回装糯米的圆篮里。赵世宇向李画敏投降,自报内幕说他是第二次包粽子,第一次包的粽子糯米都漏到铁锅里,只剩下冬叶。

赵世宇去生火烧水。月娘先把包好的两条大粽子放到铁锅里煮,接着包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