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赵世宇到县城,几天后回来,领回几个擅长砌仓库的匠人,在原来砍果树的地方动工建造仓库。二十多天后,三个高大的仓库建成,足可以储藏几万斤的粮食,高大的墙壁将仓库跟赵家庭院圈在一起。

此时,罗家的新房屋已经建成,财叔和财婶开始张罗罗振贵和卢二娘的亲事。裕叔没了羊群,呆在家中无事可做,财叔和财婶没过问裕叔如何过日子,幸好裕叔曾放有银子在月娘处,背了财叔、财婶来要回银子买米下锅。

赵世宇上门去找裕叔,说妥请裕叔做长工的事,并请坤伯、仇二伯等人做见证:赵家请裕叔做长工,供给裕叔一日三餐并每月给一贯铜子,裕叔自此以后只能为赵家干活。坤伯和仇二伯等人都明白,赵世宇是为了裕叔着想,都答应做见证。

裕叔是个勤快的人,到赵家不用人吩咐便自觉负责放牲口、养鱼、看管稻田这些活,还与月娘、周妈妈一道到山坡上栽红薯。月娘、赵世宇和李画敏自不会挑剔裕叔,只是对裕叔的吃饭问题觉得为难:以裕叔跟赵家人的感情,月娘、赵世宇和李画敏是希望裕叔跟他们平起平坐一同吃饭的,可是裕叔的身份又是赵家花钱请来干活的下人,若是让他一同吃饭唯恐李祥柏心中不自在。裕叔没让月娘他们为难,自己到厨房与周妈妈和福儿一同用餐,赵世宇和李画敏请裕叔到餐厅吃饭,裕叔坚持在厨房吃饭。李祥柏、周妈妈和福儿看到赵家三人都亲近裕叔,又听李画敏说了裕叔过去关照赵家的事,都尊重裕叔不敢看轻他。

白药子的种子摘尽。该收白药子了。挖白药子、切成片都不需要费人工,李画敏送给小鬼什刹几坛子的酒就解决了。赵家灰沙庭院、青砖庭院、旧屋的庭院和村中最大的晒场上,都摆满了切成片的白药子,热辣辣的阳光下,月娘、裕叔和周妈妈忙着翻晒白药子片。

晒得到处都是的白药子片,吸引了村上人的目光。在村民的羡慕中,赵世宇将晒干的白药子拉到镇是最大的药铺卖掉,得了近一百两银子,连带之前卖金银花、金钱草得的二十几两银子,赵家今年种植药材有一百二十几两银子收入。

这笔银子,对如今的赵家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常年在地里刨都挣不来几两银子的庄稼人来说,就是一大笔收入了。

种药,可以挣银子!

村上人纷纷扛上铁锹,到村外开荒预备种植药材。

正文 189。瘦身,是个问题(上)

村外的荒坡,一时间成了村民争抢的宝贝,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都有了主。反应快的人家,有的占据了整个山坡,有的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反应慢的,只开垦到少量且偏远的荒地了。种植药材的土地有了着落,乡亲们向李画敏打听药材的栽种方法,相约到南山上收集白药子的种子。此时已经是九月,白药子的种子都已经成熟,有的掉落草丛间,有的成了小鸟的腹中食,仅有少数仍挂在藤萝上。

李画敏有心帮助乡亲们种植药材,便指点他们将采集到的少量白药子种子晾晒,又说没有白药子的种子可以先种植金银花和金钱草,这两种药材容易找培植的秧苗。村民们听从李画敏的劝告,先在开垦的土地上栽种红薯,既可以增收杂粮,又可以肥地。

看到李画敏悉心指点乡亲们为种植药材做准备,月娘不高兴,她担心大家都种植药材,会让药材的价格下跌,影响赵家的收入。月娘说话中暗示过李画敏几次,李画敏装作不知,依然指点乡亲们。一天早上,有几户人家来请李画敏帮他们看新开垦出的土地,合适种植什么药材。月娘看到李画敏戴上斗笠即将跟这些人去,再也忍不住了,将李画敏叫进正房,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叫李画敏不要帮助这些人种植药材。

既然月娘把话挑明了,李画敏亦明白告诉:“母亲,你不必担心这个的。我是巴不得全村的人,不,是相邻几个村的人都种植药材,然后咱家开个店铺专收购药材。母亲,你忘记阿宇收购药材的事了吗?到时,越多人种植药材。咱家获利越大。”

“阿宇也是这般想的?”月娘不太放心,“若是到时药材种植出来了,让别人抢先收购了去,怎么办?”

李画敏耐心地说:“母亲,种植的药材多了,自然也有其他人来收购,咱们只有先下手为强。咱们居住在长乐村,与其他收购的人相比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母亲,扶持乡亲们种植药材的事,我和阿宇商量过的。”

月娘听说赵世宇同意这种做法。是半信半疑,让李画敏快去快回,别让欣欣饿肚子。李画敏答应。与来人离家。两三个小时后,李画敏匆匆赶回家,才到灰沙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