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赵世宇也说:“奶奶,敏敏说得对,不要再查了。追查的结果不论是什么,都让大家难堪。你就当我们把东西拿走了。”

老太太不肯,坚决要查出盗贼严惩。大太太、赵二老爷、二太太都一至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长辈们坚持要查清楚,李画敏和赵世宇无话可说,任由他们追查。

冬至这天下午,小庭院里一片温馨,李画敏、赵世宇和月娘围着炭火取暖,一起照料欣欣,谈论外面追查见面礼被盗的事。小庭院外面,闹得鸡犬不宁,老太太、大太太和赵二老爷三股人马全力追查见面礼丢失的事。

天黑的时候,老太太和赵二老爷都将目标锁定在大太太的两个心腹上。可是,这两个人已经不在府上,据说是让大太太派到省城办事了。老太太把大太太叫去,训话一番。大太太连叫冤枉,训话结束回自己的庭院,大骂赵二老爷、二太太栽赃嫁接、不得好死。与此同时,二太太也向赵二老爷骂大太太不要脸,光天化日之下行偷盗的无耻行径。

李画敏听小鬼什刹说出大太太、二太太处的热闹,忍俊不禁地乐。月娘听了李画敏所说,也忍不住笑。赵世宇警告母亲和媳妇,小心让别人听到笑声。月娘警觉,收了笑。李画敏笑得刹不住,赵世宇伸手捂她的嘴巴,月娘跑出门看是否有人来到。

原计划晚上举行的家宴,临时取消了。老太太派人送饭菜到小庭院,让赵世宇一家子吃。李画敏将来侍候的丫环都赶了出屋外。欣欣躺在被窝里睡得香,月娘、赵世宇和李画敏围坐在餐桌边用饭。这是来思源村后最温馨的晚餐。月娘不必站着看人吃饭,李画敏、赵世宇完全放松,吃饭的时候不必再提防别人中伤自己。

第二天,李画敏、赵世宇跟随老太太用过早餐后,便提出告辞。老太太也不相留。

李画敏、赵世宇、月娘回到小庭院,马上收拾行李。老太太的丫环们来帮忙,与月娘一同提包袱到马车上。李画敏与赵世宇最后去向老太太话别。

屋里,除了老太太还有二太太和三位少奶奶。老太太拉着欣欣的小手,不舍地看赵世宇,叫丫环拿出一个小匣子,亲手递给赵世宇说:“你是赵家的血脉,流落在外受苦,奶奶心里难受。这是桃源镇一间店铺的契约书,奶奶送给你和欣欣,或者是自己开店做生意,或者出租,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卖掉。”

二太太、三位少奶奶不约而同地盯住老太太手中的匣子,难以掩饰心中的嫉妒。

赵世宇接过匣子,感动地望这位头发苍白的老人,轻轻地唤一声:“奶奶。”便说不出话来了。

李画敏也感动地望老太太,动情地说:“奶奶,谢谢你。”李画敏不是感谢老太太送给这间店铺,而是感谢她给予的真情。

李画敏和赵世宇互望一眼,双双跪下,怀着对长辈的感谢、崇敬,真挚地说:“奶奶,我们走了,你多保重。”老太太平静地望李画敏、赵世宇和李画敏怀中的欣欣,点头说:“记得,常回来看望奶奶。”

在老太太的注目下,在二太太、三位少奶奶复杂的注视中,李画敏抱着匣子,赵世宇抱着孩子,离开了老太太居住的庭院。

怀中的匣子沉甸甸的,不像只装一纸契约书。马车离开赵府、与婶娘他们汇合之后,李画敏忍不住打开匣子。李画敏最先看到的,是折叠整齐的笺纸,笺纸下是店铺的契约书,再下面摆放着一小块金砖、两颗夜明珠。

李画敏轻轻抚摸这金砖、夜明珠,总觉得自己又一次欺骗了老太太。李画敏朝赵府的方向望去,心里在说:“奶奶,我不是存心欺骗你的。”

颤抖着展开信,只把信瞧了一半,李画敏忍不住流下眼泪。月娘怀抱欣欣坐在旁边看,不安地问:“敏敏,怎么了?”

正文 207。恶人,先告状

李画敏难为情地摆手,擦拭泪水,继续看信。这是老太太的亲笔信,身为奶奶对孙儿的内疚、期望跃于纸上:

“世宇,奶奶知道你受委屈了。奶奶不敢想像,这些年你们是怎样煎熬过来的。奶奶本想过一段时间后,接你回思源村,过本就属于你的生活。经过昨天的事,奶奶想,或许你在外面过更好,奶奶老了,护不了你多久的。你把这金砖、夜明珠换成银子,置买些田产,再加上这店铺,希望足够你们维持下去。。。。。。”

李画敏再也看不下去了,泪眼婆娑的她轻轻地抽泣。

月娘怀抱欣欣,困惑地看李画敏手中的信,又看李画敏,想要说话又不知怎样张嘴。欣欣淘气地把小手伸到月娘嘴里,月娘便假意咬欣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