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月娘放心不下:“敏敏如今怀孕,这事可不能大意,得马上请大夫。”

周妈妈告诉说:“老太太,老爷已经派兰花去请大夫了。”

月娘再无心做针织,也没有心思理会欣欣和燕儿,坐在大门口等老郎中来到。

房间里,李画敏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赵世宇坐在床边,心疼地看媳妇。

老郎中跟随兰花来到赵家。月娘领老郎中到房间,给李画敏把脉。老郎中把过脉,说是孕妇困乏所引起的胎动,又快临盆了,问题不大,留下两包药材离去。

李画敏喝过粥,服过服,睡过去了。

好困!在思源村的时候,李画敏要随时提防着,不让别有用心的人对自己下手,还要留心保护两个孩子,虽说是呆在居住的小庭院里,却也没能安心地歇息过。

赵世宇在床前守候有一段时间,看到媳妇睡得安稳,叫来周妈妈守候,走出房间。

用过午餐,赵世宇唤来顺子,叫他陪同车夫回县城一趟,接来早就选定的奶娘和丫头。月娘指挥春梅、晓梅,把靠近东正房的廊屋布置成产房,随时预备孩子出世,又派人到镇上与有名的稳婆说妥,一有情况马上派人接她来赵家。

李画敏在床上躺了两天,服过两天药后,腹部的隐痛消失,可以出房间了。每天的清晨和黄昏依旧到自家的大路上散步,赵世宇放心不下,总是陪同媳妇一起散步。

此时,杨奶娘和丫头冬梅已经从县城来到长乐村。这杨奶娘和冬梅,是赵世宇到省城时,李画敏和婶娘精心挑选的。杨奶娘高大结实,只看胸前这两座耸立的“小山”,就知道奶水充足;冬梅中等身材,圆圆的苹果脸,皮肤黑黑的,最大优点就是擅长针线活,这两个新到来的奴婢,依旧是“中用不中看”。李画敏挑奴婢的说法:奴婢本就是买回来干活的,没必要买个花枝招展的;俏丽的奴婢只知道梳妆打扮,没心思干活。

顺子在接杨奶娘、冬梅的时候,照赵世宇的吩咐把绿鹦鹉带了来。欣欣和燕儿除了到果园摘水果吃,摆弄小家具,又多了一项教绿鹦鹉学舌的“工作”。

月娘和周妈妈、杨奶娘、冬梅等人抽空做了许多婴儿衣服,月娘又找出许多柔软的棉布剪成尿布,都在沸水里滚过后,晾晒干爽,由杨奶娘收到箱子里保管。冬梅的针线活,赢得了月娘的夸赞。

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小宝宝出世。

正文 276。夏日,喜添娇儿

六月二十七日夜,李画敏睡至半夜的时候,突然醒来,只觉得腹部疼痛。赵世宇警醒,借淡淡的灯光观看媳妇,关切地询问:“敏儿,你怎样了?”

“宇,我肚子疼痛,是要生了。”腹部的疼痛,让李画敏说话时禁不住皱眉,透出颤音。

“敏儿,别害怕,我叫人起来。”到底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爹爹,赵世宇镇静地安慰。他开门喊两声,月娘和周妈妈等人快速穿衣出来。赵家登时灯火通明。除了何奶娘、兰花依旧陪同两个孩子睡觉,其他的人都起床帮忙。

车夫驾车到镇上,去请稳婆。赵世宇抱起媳妇,到预备的产房中,等候稳婆的到来。月娘、周妈妈在产房中照应,春梅、晓梅和冬梅在厨房里忙碌。

赵世宇坐在床边,握紧媳妇的手,不时拿手帕替她擦汗,无声地传递自己的关怀。腹部的疼痛在加剧,李画敏起先还忍着,后来就呻吟起来。

稳婆来到,进来就赶赵世宇出去。赵世宇俯身看痛苦中的媳妇,因心疼而特别的温柔:“敏儿,我到门外去等候。你别害怕,我就在你身边。”

很不想离开痛楚中的她,可是稳婆说,女人生孩子的时候,男人在旁边会添乱。

月娘拉赵世宇出去:“一个大男人,哆嗦什么。”

稳婆笑着,叫周妈妈退去李画敏的裤子,检查后说:“早着呢。最早也得等到天明之后。”

月娘进来听说了,请稳婆去吃夜宵,留下周妈妈陪同李画敏。用过夜宵,稳婆坐在床边,教李画敏放松,安慰说胎位正,又不是头胎。容易出来的。

赵世宇叫人搬来把椅子,坐在产房外的回廊下等候,仰头看满天的繁星,心中惦记房间里的媳妇。有了两次等候经验,赵世宇不再惊慌失措,但是也不敢放心去睡觉,虽然留下来未必帮得上忙,总觉得在这紧要关头,不陪同在媳妇身边,放心不下。

后半夜。产房里的呻吟声时断时续,听得赵世宇的心一阵阵地揪紧。知道媳妇在房间里爱国,赵世宇爱莫能助。只有暗暗祈祷,希望孩子早早降生,母子平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