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赵世宇十分感激师父和各位长辈的理解、支持,命下人继续上好菜、美酒,向来客殷勤敬酒劝酒。

月娘和裕叔的亲事,李画敏和赵世宇不敢马虎,请坤伯和罗大伯到罗家向财叔、财婶说明此事,按当地男子入赘的风俗习惯将所有过场都隆重地进行,成亲的好日子定在十一月中旬。

裕叔将入赘赵家与月娘成亲的事,很快传扬开了。

人们在说这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说:“你知道不?月娘要跟裕叔成亲了,是裕叔入赘赵家,做赵家的老太爷。”或者“你知道了么?赵家的老太太跟赵家的管家老爷要成亲了,是管家老爷嫁老太太。”人们说这些话的时候,神色都怪怪的,也有些人还附上几句,称赞赵家老爷夫人孝顺母亲。已经成为三个孩子奶奶的月娘居然会娶裕叔回家,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嘴痒痒的想要说出心中感想,可是又不敢说,大家都憋一肚子话。即便是夫妻二人躲到被窝里也不敢乱说,因为赵家“女魔王”的厉害是众所周知的。谁敢给自己惹麻烦?

像财婶这样喜欢说东家长西家短的人,更是憋得慌。一天,财婶憋不住,悄悄对财叔说:“你说,月娘和阿裕是不是早就相好了?早几年。。。。。。”财叔一记耳光扇过去,将财婶后面的话全打回肚子去。财叔恶狠狠地瞪财婶,又偷偷冲财婶使眼色,恶狠狠地骂:“乱嚼舌的臭婆娘。你懂什么!月娘没有男人,阿裕又是单身,他们愿意成亲,有什么打紧。”财婶本能地捂热辣辣的脸颊,瞪眼要臭骂时看到财叔不断示意自己看赵家那边,马上醒悟过来,抽了自己两耳光:“瞧我这张臭嘴,老毛病又犯了。敏敏,你别见怪。”

小鬼什刹及时向李画敏反映此事,问李画敏是否要怪罪财婶。李画敏听后失声大笑。好不容易忍住笑,李画敏宽宏大度地告诉小鬼,不必再教训财婶了,因为她认错的态度十分好。

坤伯母是唯一有胆量就裕叔入赘赵家发表看法的人。赵家快速致富让坤伯母本就不忿,又后悔当初阻止女儿张依兰跟赵世宇亲近,再有李画敏对张家一向是冷淡的,根本就没有将师母放在眼里,更加不可饶恕的是,赵家建新房时坤伯母推荐一个远房亲戚到赵家做小管事,原想在亲戚中显自己有体面,谁知这个远房亲戚银子没有挣到,反让赵家打个半死。坤伯母早就积蓄一肚子对赵家的怨怒。坤伯母喋喋不休地向坤伯说月娘为老不尊,都是做奶奶的人了,居然还成亲,然后又说赵世宇和李画敏是否别有用心,居然同意裕叔入赘做他们的父亲,将积压在心中对赵家的不满一古脑儿倾泄出来。坤伯最初不理会,只当作没听到,然而坤伯母说个没完没了,而且是越说越不像话,坤伯的脸色就开始难看了。

“你别倚仗是阿宇的师母,敏敏不会拿你怎样,就没个分寸。阿宇和敏敏同意月娘跟阿裕成亲,不过是孝敬母亲,成全母亲。你说他们别有用心,什么用心?要谋阿裕的命,不必费这种心神;要谋阿裕的财?阿裕的吃穿用度都是赵家的,身上几两银子还是阿宇和敏敏给的。你别嫉妒赵家富贵,那是阿宇和敏敏凭本事挣回来的。你要是聪明,就借月娘成亲的事劝说依兰,趁年轻另寻好人家成亲。”

依兰跟陈家和离后,曾有好人家来提亲,可是依兰不肯点头,直说今生不再嫁人,成了坤伯和坤伯母的心病。

坤伯母不敢作声,低头想想,觉得丈夫的话也有道理,就去找依兰说话。坤伯母果然借月娘要成亲的事劝说女儿,说像月娘这样有年纪的人,又有儿子媳妇了还成亲,主要是找个贴心人,像张依兰这样年轻的女子更应该找个合适的男子相伴,云云。

坤伯母诋毁自己,李画敏是知道的,因为坤伯已经教训了坤伯母,替自己出气了,便不再追究。

趁着秋高气爽,李画敏和赵世宇携燕儿、浩浩到省城逛,在自家的庭院居住,又到姨妈家作客。从省城回来时,不仅带回大批的货物,还采购回结婚用的时新家具、红彤彤的被褥帘幔、锦衣绣服,李画敏还搜集回几百坛美酒,一半用来孝敬幽幽盒子的原主人夜帝,一半留给月娘结婚时用。

裕叔坚持,成亲时穿自己的银子做的新衣,他拿出卖掉羊群所得的银子,买回新红布。李画敏、赵世宇尊重裕叔的意见,放弃了从省城采购回来的大红镶金边的绸服,让月娘用裕叔买回的上好棉布做新衣和红盖头。

一天,李画敏得到消息,思源村的赵家听说月娘成亲的消息,要上门阻止这门亲事。李画敏将这消息告诉赵世宇。

笑呵呵的赵世宇登时沉下脸,阴郁地说:“他们居然敢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