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人都要以我们大隋为尊!”萧后不语。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十三节 南巡

大业元年八月十五,隋帝杨广开始南巡,从洛阳的显仁宫出发前往江都;王弘奉龙舟迎接。皇上乘坐小朱航,从漕渠出洛口,上了龙舟,这龙舟有四层,高四十五尺、长两百丈。最上层有皇帝接见百官的“正殿”,有供皇帝休憩的“内殿”,有供百官办公用的东西“朝堂”;中间两层共有房间一百二十个,皆雕刻着美丽的花纹,用金玉装饰;下层供宦官宫女居住。龙舟有殿脚(即挽船人)一千零八十人用青丝大绦绳牵引前进。殿脚都穿着锦彩衣袍。皇后所乘坐的称为“翔螭”,规模比龙舟稍小,但装饰都是一样的,用殿脚九百人引进。其余观景船九艘,三层,都修成水殿的样子。嫔妃乘坐的是浮景舟,共有九艘,每艘用殿脚二百人。贵人、美人和十六院妃子所乘的船叫漾彩舟,共有三十六艘,每艘殿脚一百人。又有硃鸟、苍�离、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翕、黄篾等数千艘船舶,上面坐着宫人,诸王公主,僧尼道士,各国使者,宫廷卫士,总计用殿脚八百多人。以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篾。供禁军官兵乘坐以及装载各种物军队船只由士兵自己拉纤、不配民夫,可即便如此,总共动用的拉纤民夫还是多达八万余人。其中光挽漾彩以上者九千多人。

这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在运河中航行的时候首尾相接,前后长达二百多里,直映的山川无色。两岸又有二十万骑兵护送,马蹄响声震天,旌旗飘摇蔽野。隋帝杨广的龙舟已出发五十多天,随从的船只才刚刚离开洛阳。�

萧嫔此时已经有了身孕,萧后怕她有闪失,没让她住到嫔妃的船上,而是跟在她的身边。这天,萧嫔早上反应太大,没有进食,萧后不放心,让人熬了一份清淡的细粥,亲自喂她吃。萧嫔不好意思,说:“娘娘,还是让别人来吧,怎好劳您亲自动手?要是又吐了,让娘娘看到秽物在下心里多过意不去。”

萧后说:“这没什么,都是打那时候过来的。当年我怀昭儿的时候先皇后也是这样对我的。我开始也觉得不好意思,后来习惯了就觉得没什么了。你现在本来就在特殊的时候,反应重,以前很少坐船,现在又一直在船上呆着,我要不守着你,怎么放的下心来?”

萧嫔说:“娘娘,我们为什么要南巡呢?我好想在陆地上呆着,我们不能劝劝皇上回去吗?”

萧后叹了一口气说:“你入宫不久,是不了解皇上的脾气,他要是决定的事谁劝都没有用的。巡游一直是他的心愿,又怎么会因为你一个小女子中断他的南巡计划呢?这屋里闷,呆时间长了是难受,等你吃完了,我陪你去船头透透气。”萧嫔点点头。

萧嫔吃完了粥,萧后陪她来到船头,只见两岸的人来来往往似乎在忙碌着什么,便派人去看。此时的杨广突然想起了横槊赋诗的曹操,来了诗性,来到船上的观景台。他遥望运河两岸,也看到岸上人来人往,似乎在忙着运什么东西,就问旁边的人他们再做什么。原来这些人,正是奉命向隋帝贡奉食品的。杨广一听哪里还有什么作诗的雅兴?兴致勃勃的等着看他们有什么好心意。贡献的食品呈上来了,仅皇上的都堆了满满两大桌,进献的官员随着执事公公把食物一盘盘摆上向皇上报着菜名,“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皇上一边看一边笑着点头,让小公公把感兴趣的呈上来品尝。他吃着,心想这何不成例?这样就可以既可以尝尽天下美食,又能体现皇者之尊。索性传下话去,在龙舟经过的五百里范围内,州县都要贡献当地的特色美食。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十四节 劝谏

萧后派遣的人回了萧后,萧后一时也没放在心上,对这种事她看的不重。过了一会儿张公公喜滋滋的来了,对萧后说:“启禀娘娘,皇上传令下去,以后龙舟经过的州县都要贡献美食,我们不用再准备食品了。”萧后见了并不喜,反而心中担忧,却没有表现出来。

晚上,萧后登上龙舟,皇上正在和臣下筵席,席前是当地官员贡献的歌舞,四周灯火通明,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皇上见萧后来了便让她坐下一起看,说:“我本想遣人去请你来,又想起你说这几天不舒服,想着晚一点儿再去看你。你怎么样了,好点儿没有?”

萧后说:“谢陛下关心,臣妾好多了,只是萧嫔她不习惯乘船,又在怀孕期间,很不适应,今儿一天才吃了几口粥,臣妾真怕她的身体受不了。”

皇上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