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李世民说:“为什么不现在就起兵呢?皇上今天虽赦免了,明天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让大哥和三弟速速回来一起从事。”

李渊摇摇头说:“你说皇上为什么要安排王威和高君雅做副留守?他们可不是吃素的,那是皇上特意安插在我们身边的两名亲信,目的就是监视和制约我们。如果我现在擅自发兵千人以上,按律就要被处以死刑。想要起兵,就得有一个拿的出来的理由,否则引起了他二人的怀疑,就会让我们功亏一篑。”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二十七节 李渊2

大业十三年二月,马邑军官刘武周与太守王仁恭妾私通,恐事泄突然发动兵变,杀了王仁恭,占据郡城,自立为定杨天子。李渊得到消息,对王威和高君雅说:“这个刘武周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可是万一他占据汾阳行宫,而我等又不能将其剪除,此乃灭族之罪啊!该怎么办呢?”汾阳行宫所在的楼烦郡与马邑郡相邻,里面钱帛无数,美女成群,刘武周若是拿下了那里,就不愁军队的资费了。王威和高君雅自从知道刘武周反了以后正为这件事担心,一听李渊这么说心底更为恐惧,所以他们极力要求李渊赶紧征兵,以讨伐刘武周。

李渊沉吟了半晌说:“再看看吧,通知楼烦严加防范,暂时不做举动,以免扰乱军心。”王威和高君雅原本用兵作战方面都不如李渊,见他说的有理便点头同意。

三月中旬,刘武周攻破楼烦(今山西静乐县),立即占领汾阳行宫,掠取了五百多名宫女,献给了*的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很高兴,作为礼物回赠其很多战马,刘武周如虎添翼,兵威益振。很显然,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太原了。王威和高君雅见李渊还没有行动的迹象,十分着急,请求发兵。

李渊面带难色,说:“朝廷历来的规矩,将帅出兵,要受朝廷调遣。如今反贼就在数百里之内,皇上却在三千里之外的江都,再加上道路险阻,中间还有不少地方被他贼占据;这用兵是进是退,本是要随机应变才能有胜算的把握,可要等朝廷的指示下来,恐怕早以贻误战机;何况现在的兵力也只能环城自守,这种状况如何抵挡得住贼兵的来势凶猛?你们可有什么好的计策?”

王威说:“如果等到朝廷的调署会误事的;唐公素来就有威望,又是皇亲,当然要和国家生死与共,现在为了平定反贼而擅自决断是正常的范畴,就是皇上知道了也不会加以怪罪的。”

高君雅也说:“是啊,现在只有唐公一人能担此重任,请唐公不要再推辞了。”

李渊低头思索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好吧!既然大家都有平叛反贼的决心,那我就接下这个重任。要对付刘武周,首先要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上前一步听令!”

四人上前一步说:“在!”

李渊说:“命你四人分别去征兵,以备讨敌!”四人得令下去。

不到十天,便募集了近万人,李渊让他们在兴国寺驻扎。看着新招募的将士忙碌的身影,年轻而富有朝气,李渊笑着对李世民说:“这批兵就是我们李家“兴国”的第一批兵马了,正好这里的寺名正是‘兴国’,真是一个好名字。”这件事刚告一段落,李渊又偷偷的派人去把在河东的李建成、李元吉和在长安的女婿柴绍速来太原会集。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二十八节 兵变

李渊父子在这边热火朝天的筹备着,那边的王威、高君雅可不是傻子,很快就看出了端倪。一次和木材商人武士彟及留守司兵田德平等人一起喝酒闲谈时发牢骚说:“长孙顺德和刘宏基都是皇上征高句丽时的逃兵,所犯的罪应该立即执死刑,怎么能让他们来招募将士呢?”

这武士彟就是后来威名显赫武则天的父亲,当时虽不过是一介商人,却也有些见识,不但结交上了王威和高君雅,还因为李渊在山西上下讨捕的时候在他家住过,之间关系也很要好。见王威他们言语间出现了对李渊的不满,便忍不住出来打圆场说:“他们两个是唐公的客人,如果针对他们,恐怕不好吧?毕竟你们都一起共事,为这点儿事儿闹僵了更对付不了刘周武他们,家和万事兴呀!”

田德平说:“王大人何不以他们的罪名把他们两个抓起来治罪呢?”

武士彟一听慌忙劝道:“抓捕逃兵的决定权在于唐公,王大人和高大人怎好越权呢?”王威明白他和李渊的关系,不好多说,以一顿劝酒把话岔开了,田德平也不再提了。

这年干旱,很长时间都没有下雨。五月十四,李渊遂组织大家准备到晋祠求雨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