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第1/4页)

被软软的童声一求,康熙也不卖关子了,晃了晃手里的纸:“在这里,拿去看。”

弘旦眼看着那几页纸到了自己眼前,松开康熙的袖子:“谢玛法。”

都等不及找个座儿坐下来,开始读了起来。

“唔,字儿你都认得么?”

“!……”玛法,你可以不要提醒我的,弘旦哭丧着脸,“头一句话还认得的,您一说,这个字儿不认得了。”

康熙:“……哪个字?”

“这个。”

“我看看。”

……

……

……对于一个虚龄六岁的孩子来说,弘旦的读写能力已经算是不错了,康熙在他读完了整封信之后作了这个评论。“你先写回信去。”

“嗻。”

康熙摇摇头,抽出一张纸来,小太监赶紧上前给他磨墨。把手上的信纸按次序排好,墨磨好了,康熙动手凭着记忆把刚才弘旦不认识的字都写了出来,决定明天孙子的功课就是它们了!

写到一半,若有所闻地抬头,正看到弘旦为难的小眼神儿。只一对眼,弘旦又低下了头。

“怎么了?”

“有个字儿不会写……”好委屈,好丢脸。

康熙心中轻叹:“什么字儿?算了,你过来,”估计他还会有很多字不会写,“给弘旦阿哥添把椅子。”一指自己旁边,示意小胖子与自己共向一张桌子,位置就在右手边。

抓着才写了十几个字的纸,小胖子蔫蔫地磨蹭到了祖父的身边,纸往桌子上一放,还是背面朝上,红着脸慢吞吞地爬椅子。虽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是在自己很崇敬的玛法面前,还是很难为情。

康熙看了一眼反扣的纸,弘旦乖乖把它翻过来,得到一声表扬:“字写得很不坏。”

弘旦的小心灵得到了抚慰。

“什么字不会写的?”

……

……

……

经过现场教学,小胖子终于写出了平生第一封家书,虽然字迹时断时续,到底是写成功了。上交给康熙的时候还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祖父:“玛法,没错字儿罢?”

康熙严肃地点点头,看着有些歪斜的笔迹,他是故意把这未删节版本发给胤礽的。打发小胖子去休息之后,提笔添了一段:“弘旦写信时断时续,某字不会写,问朕,朕告诉他,又遇不会写,再问。明日叫他把不会写的字多抄几遍,回来你检查吧。”

从此之后,小胖子学会了更多的公文家书常用字,胤祉的压力也轻了不少。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地过完了五月,又进入到了六月。

小胖子读了许多他阿玛撒娇卖萌的信,也慢慢地学会了回一些撒娇卖萌的信。除了家书外,遇到不急着办的事情,康熙也会让他读一读折子,慢慢地培养他对朝廷政务的敏感度,接触一些体制内的事件。当初康熙就是这样培养胤礽的政务能力的,从效果上来看,是达到最初的目的。

但是小胖子的家书几乎从不涉及到读过的折子的内容,只泛泛写着“今天为玛法读了两件折子,从中学了六个生字。”

康熙检查一遍他写的信,得意于孙子小小年纪就很懂事,并不泄漏御前处理政务的情形,哪怕是对自己父亲。这是难得的优点,考虑到他的年纪,如果不是天生如此,就是有人教过而他记住了,总之,是自家孙子表现好!

接着康熙又在心里表扬了一番孙子的父母与老师:干得好!即使天性严谨,也需要后天有人继续培养,你们教得很对。

康熙不知道的是,他需要感谢的人,其实是——鄂伦岱。

作为一个被提前通知要被打包到乾清宫的胖子,他的父母在有限的准备时间里自然会向他灌输不少注意事项。其中一条就是不要胡言乱语,涉及到秘密的时候,千万不要四处传播。

胤礽的原话是:“听到了就是听到了,不要告诉外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请教你玛法。嗯,等你玛法也不在场的时候再跟阿玛说一遍。”

淑嘉的告诫是:“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要是不知道哪些不能说,先憋着别说。回家的时候再说。”

有了这样的庭训,小胖子的生活有压力倒也安全,东宫也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但是,如果照搬模式,跟着康熙出行,然后所有信件都经过皇帝检查的情况下再打小报告,那就太蠢了!

所幸小胖子遇到了一个讲古爱好者。

鄂伦岱,此君是不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