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齐暖笑气得跺跺脚,看不得顾春这样的眼神,她知道自己会心软下来,可是齐寒城特意交代过不能给顾春透露一个字,否则以顾春的个性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他们无法阻止。真是左右为难的很,“顾春,三皇兄他没事。你想想三皇兄从来都是胸有成竹,事事坐到周详密致,怎么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就算是有事的话怎么可能宫里一点消息都没有,要是有事的话我想瞒也瞒不住啊。所以,你放心。”

“可是……可是,你还是在骗我对不对?那天我就听见碧晨和碧玉在讨论,而且如果不是齐寒亦有事的话,碧晨怎么可能那么胆大的对我。我没有了齐寒亦算是什么郡主。”顾春竟然一句话点到点上,就连她自己感觉何时这般聪明。

弄得齐暖笑倒是一时难住了,面上还是勉强维持着几分笑容,片刻想好说辞便道:“碧晨是个什么性子这几天你还不了解么。三皇兄这几日确实和皇上闹的特别凶,整个都城都晓得,她们讨论三皇兄的事情也很正常,但是绝没有这般严重。”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她急忙道,“她们早不说晚不说非要在你来的时候说,分明就是故意让你听见,然后看你出丑。”

最后一句话是让顾春镇定下来了,但她还是满脸的担心,“嗯,我知道了。暖笑,你说他们闹得凶会不会和三年前的宫变一样会死很多人,我不想看到……任何人死。”

齐暖笑干干笑着,“你放心,三皇兄那么多战场都经历过来了,他可是大兴王朝最让人敬佩的战神,你呀就放宽心好好呆在宫中陪着我,到了时间三皇兄自是会把你接出去。”给她把糕点移过去,“肚子饿了吧,这可是你最爱吃的。”

顾春这才心情稍稍好转一些,拿起糕点吃了起来。齐暖笑在一旁这也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不再问了,再问的话她可是破了脑袋也劝不住了。

事情是没有宫女说的那般严重,但是如今的局势可算是极为紧张的。早在五日前,皇上就下旨封了明亦王爷,王府里的所有人被禁足。自此两方一直僵持着,中间保持着一根紧绷的弦,只要这根弦断了怕就会彻底撕破脸,都城也就不安定了。这根弦就是御林军的归属,于是雷统领成了如今人们议论的对象。

御林军以前一直是明玉王爷,就连雷统领也一直是明玉王爷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只是当初宫变之时雷统领到最后毅然的选择了投靠皇上,才保的御林军所有人的性命。然先帝去世后,御林军表面上一直是归皇上管,但是皇上心里清楚雷统领并没有真心受他派遣。所以皇上就一直猜测齐寒亦暗中管着御林军,他也就只是猜测而已,才不敢让这根弦断了。

朝中的部分大臣们因为明城王爷放弃争取皇位纷纷过起了风轻云淡的生活,在朝堂上也不再因为某些事情,某些人而争的面红耳赤,也苦了一部分没有立场的大臣们,他们每日清晨忍受着明亦王爷与皇上的怒火,回到家里还要提心吊胆怕有客人来访,既怕被明亦王爷怀疑,又怕被皇上怀疑,估计这几个月是他们臣子生涯中最艰苦的时期了。

最得意的就属赫元殷这个四品官员,每日奔波与乾清宫与自己的赫府之间,为皇上献计献策,每日清晨的朝堂上都会被皇上大肆夸赞一番,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赫元殷比之刚来的时候可是身材壮硕了不少,还有那张原本清瘦的面孔如今也是春光满面,神采奕奕。

如此一来,赫元殷也就成了明亦王爷首先要除掉的人。赫元殷自己又何尝不知道时时刻刻身处危险之中,但是要想成为这大兴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就得要做出牺牲,他也相信皇上不会轻易让他死的。

就在双方僵持之时,南方的落水城突然因为两夜大雨遭了洪灾,这可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派哪位大臣去也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皇上想了一夜,终是没有想出最合适的人,此人既要能干,又不能功高盖主。第二日天还未亮,官员们还在家里幽幽的醒来,洗漱着。赫元殷赫大人就早早进了宫中,到了皇上的乾清宫。

等到皇上再出来时,脸上已然不见了愁容。可见赫大人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很得皇上的心,宫中的宫女们和太监们也是对赫大人万分恭敬。

早朝时,皇上坐在高台上的龙椅上,面色沉重,听到下面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又毫无人敢主动站出来,就嘴角一沉,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还是没有适合的人选么,如此朕要你们还有何用!”

大殿里一时静下来,然后苏尚书站出来,说道:“回万岁的话,臣觉得由明城王爷去最合适,毕竟明城王爷当年处理过蒙水城水患的时候。明城王爷肯定要比其他人更有经验来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