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里几个库房钥匙的二奶奶之外,领衔的竟然是太太本人。

璇玑被这样的阵势吓了一跳,赶紧过去给太太磕头,却被太太牢牢架住不许她行礼。

“娘娘多礼了,老身担待不起。我是替老爷来迎你的,咱们进去说话吧。”

于是在众女眷的簇拥下,通过大开的仪门,仪门里又有两顶轿子,一顶是纹龙绣凤锦缎四抬轿,一顶是靛蓝色碧海杨波的两抬小轿,璇玑推让了半天,被太太和一众奶奶们强行塞进了八抬轿子里,太太反倒只是乘了那顶两抬的小轿。

三奶奶安慰璇玑说:“这是咱们府里的规矩,姑奶奶们随夫家外迁前拜祖庙,是要按品秩来定仪仗的。妹妹如今是齐王妃,自然无比尊贵,你安心去坐,咱们太太这会儿只有高兴,你可别扫兴。”

璇玑心中一动,问:“拜祖庙也是按品秩吗?”

三奶奶笑道:“那自然。”又凑到她耳边笑道:“如今你是一等王妃,仪仗还不是咱们家最高的,待你日后母仪天下了,再回来瞧瞧,那才是至高无上的规格。”

璇玑讪笑:“三嫂说笑了。”

果然两台轿子并一众女眷先来到祖庙,这里也早就扫撒干净,摆上了香案贡品,甚至还调来了府里吹鼓班子,一切就绪,就等着璇玑来了。

宗祠正堂里摆着纪家历代祖先的牌位,璇玑先要拜过远祖的主灵位,然后被人搀扶着来到侧厢纪家嫡脉第二十七代众人的灵牌前。

纪煌兄弟四人,除了纪煌之外,其余三人都已经有牌位摆在这里了。璇玑生父四老爷纪烁的排位旁,是他房中妻妾的牌位。璇玑细细看了一遍,微微蹙眉,一时没有去拜,只是又看了一遍。

大家不明所以,见她迟迟不拜,有些焦急。三奶奶向搀扶着璇玑的阿嬷使了个眼色,阿嬷便催促道:“太太,奶奶们都在候着呢。”

璇玑仍然无动于衷,抬头看着自己父亲的配位,纹丝不动。

倒是太太最先明白过来,连忙向身边人吩咐了两句,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才有人匆匆拿着一样东西来给太太过目。太太点了点头,于是下人恭恭敬敬地将那东西送到璇玑面前。

那是一个临时新作的牌位,上面墨迹犹新,简单写着“纪门岳氏之位”六个字。

璇玑这才点了点头,让人送到龛位里,在纪烁的牌位旁摆上。

这时许多体质弱的女眷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便催促道:“还是快些吧,莫耽误了七妹妹的行程。”

璇玑嘴角掀起冷笑,低头向着自己的父母灵位行了叩拜之礼。

从主堂出来还未完,在纪家宗祠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是嫁出去的女孩子一定要拜祭的。那地方本名叫厚德堂,但人们习惯俗称为娘娘堂,因为那里面供奉的,都是纪氏历代嫁入皇家的女儿们的牌位。

进门便是三个主牌位,供奉着三位曾经的皇后,两侧里按照品秩从高到低,以及在皇室中的地位分别摆满了那些为家族做出贡献的女子的牌位。在她们的身后,还有她们的生母牌位。

璇玑拜过娘娘堂出来,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的匾额,三个漆金大字,“厚德堂”。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纪煌遣开所有人,坐回书案后,对璇玑这么说。

这是纪家的族长第一次单独与璇玑谈话,也是唯一一次。

“厚德载物,这就是厚德堂名字的出处。咱们纪家根深叶茂,历百年而不衰,你知道为什么吗?”

璇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纪家是后族。”

纪煌呵呵笑起来,神色可亲,全然不似外界传说中操控纪氏家族乃至大半个帝国的神秘族长。“你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古往今来后族何其多也,独不见长盛不衰如纪氏者,这是为什么?”

“这……”璇玑语塞,半晌,摇了摇头,羞惭道:“伯父,我不知道。”

“很好!”纪煌却十分高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圣人的教诲,人人会说,却不是人人能做到。你很好,无怪乎雒阳王说你将来贵不可及。须知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不仅仅看他平日里有多上进努力,最关键,还要看这人的心胸气度,是不是能囊括那么大的天地。心怀广大者,必能登泰山而小天下,心中蝇营狗苟者,即便一时得势,终究手段气度都会制约其更进一步。这,便是纪氏和其他后族的区别。”

璇玑隐隐捕捉到纪煌话中的意思,却一时说不大清楚,老老实实摇头:“伯父,能再说明白些吗?”

纪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