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要是自己会剪窗花就好了,大妞心里觉得遗憾,自己就会剪个喜字。不过这好像也能引领一种潮流嘛,大妞中气十足的说道:“福到了!”

小宝和三妞很是捧场,跳着拍手:“哦,福到了,福到了。。。。。。”

柳村的团圆饭是在大中午,一大家子和和美美的吃上一顿,晚上的时候一起守岁。今天要煮的肉,张氏昨天就洗好了,起床就开始煮。因为中午要去老院子团年,也只煮了些肉食。肉煮好,把给林老太爷两口子的衣服装好,又从家里带了点腌肉,一家子就出发去了老院子。

这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的屋顶都飘起了炊烟,老院子自然也不例外。大妞带着四个小的,给林老爷子和李氏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林老爷子笑眯眯地一人给了一个红包。大妞接过来一捏,是两个铜板,不动声色的揣好。

一直站在旁边的刘氏这时说话:“大嫂,看你们一家人都穿得崭新的,爹娘这里可都还穿得旧的呢。怎么,你就只顾着自个家了?”

李氏和林老爷子的脸就不好看了,大妞看了刘氏一眼心里很不高兴:怎么哪都有你的事呢?大过年的就不见消停。

张氏把衣服递给二老:“爹,娘,这是我给您二老做的衣服,里面是新棉花,穿着可暖乎了,您二老试试还合身不。”

李氏接过来一看,是上好的棉布,颜色很合适,针脚也很细,倒是露了一个微笑:“辛苦你了”

大妞一看李氏满意也发话了:“二伯母,你给爷奶准备的啥也给我们开开眼啊。”来而不往非礼也。

刘氏眼神闪躲:“哎呀,三弟妹还一个人在灶房忙活呢,我去帮忙”。说着便奔进了灶房。

“这还是她第一次进厨房那么快”二妞悄声在大妞身边说道。

大妞憋笑。张氏也说道:“爹娘,我也去帮忙”。

李氏点头,大妞也跟着张氏进了灶房。

宋氏正揭开锅盖,把筷子插进肉里,看能不能戳得动。大妞趁机看了一眼,倒和现代差不多,必不可少的煮了猪头和猪尾巴,寓意着有头有尾。

宋氏笑道:“大嫂,你们也来了?”

“嗯”张氏找了条围裙栓在腰上:“还有什么要切的不?”

宋氏一看:“把土豆切成块吧,等下就可以放了”。

张氏应声做了。大妞瞥了眼坐在灶前烧火的刘氏,心里鄙视:她倒是会挑。

大妞懒得看刘氏就出来了,眼不见为净,免得影响过年的好心情。

中午,一大家子还算和谐的吃了顿团圆饭。收拾干净碗,张氏一家又回去了。

因为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所以要再把屋子扫一遍,好在不久前一家人才大扫除过一次,倒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房子打扫干净,张氏烧了一大锅的水,给五个孩子和自个洗头洗澡,一番折腾,也就快吃晚饭了。

晚饭前要给已经去世的长辈们烧纸钱,请他们回来和大家一起团年。等大妞几个磕了头,烧了纸钱,张氏摸了摸林得福的墓碑说道:“走吧。”

大宝点着一盏灯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请爹和我们回家过年,请爹和我们回家过年。。。。。。”张氏和大妞几个走在后面,静悄悄的,仿佛怕吓着林得福的在天之灵一般。

回到家,张氏把早上煮的肉食加热,切成片装盘。又把馍馍蒸热,煮了点汤,一家子吃了就开始守岁。

冬日的天黑得特别早,吃完饭,大家聊了一会子话,大妞估计也最多晚上七点,等到十二点,还得五个小时。张氏和二妞做着针线打发时间,两个小的早睡着了。大妞无奈,取了一张纸和几节细碳,给大宝说了五子棋的游戏规则,一人画圈一人画叉的在纸上玩起了五子棋。

最终,大妞还是熬不住睡着了。大宝则是一定要守到十二点,他可是等着放鞭炮呢。

☆、第三十章 去姥姥家

好不容易过了初一,张氏就开始收拾东西回娘家了。自从嫁到林家,每年张氏最盼望的就是初二回娘家。当了媳妇就比不得做姑娘的时候自由了,张氏这里收一点,那里装一点,收拢居然提不下。大妞觉得也是该买辆车代步了。大宝建议说不如请李大爷载我们一程吧。大妞想着这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车,李大爷又是孤家寡人一个,也就点头同意,大不了多给点银子就是了。

李大爷满口答应。有事干总好比自己在家面对冷清好。

张氏把东西放到牛车上,几个人在牛车上坐稳,牛车就慢慢动起来了。初一的晚上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