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张氏一面说着娘和嫂子太客气,一面疑问都有小半个月了,怎么牙行那里还没有人卖地的消息。连买房带进学,零用等,已经花了三百来两了。这没个地,家里吃穿啥都要买,也挺费钱的。张氏想想就催着郑伯再受累一趟,送自己去牙行瞅瞅。

牙行的人倒是挺热情的迎了张氏进去,并歉意的解释,这夏收还没到,地里都种着庄稼,也很少有卖的,夏收过后应该好些。张氏也是农民出生,不过着急这才忘了这茬,如此倒平静下来,让牙行的人仔细留意着。

第二天,郑伯送了大宝四个去了学堂回来。张氏母女四个就收拾好,带上杨婶一起登上马车出发去柳村了。

马车的速度很快,达到林家老宅的时候,林秀姑的嫁妆还摆在院子里给乡亲们看。这婚嫁是农村的大事,大早上老院子里就围满了人。

人群中有人发现了张氏一家,不由得说了句:“林老大家的回来了。”。

这一嗓子成功的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这上次张氏和李氏决裂的时候自己都在场呢,现在是怎么回事,和好了吗?村里人的八卦因子也不由得活跃起来。张氏一家就在众人的注目中下了马车。

人群中一阵吵杂,有人说张氏一家发财了,还坐得起马车。又有人反对说是为上次的事情争口气,气气刘氏吧。众说纷纭,也没有个结论。

最先上前的是大嘴婶,拉着张氏的手道:“大妹子,你回来了啊。最近咋样,你也不捎个口信。”。

张氏用另一只手拍拍大嘴婶的手,笑道:“我好着呢,忙过这段时间就请你到家做客。”。

大嘴婶笑着应了,又夸大妞几个越发水灵了。大妞几个笑着喊了人,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寒暄两句,张氏母女并郑伯两口子就进了老院子。

不过一月,再次踏入老院子,大妞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最先看到张氏一行人的刘氏,想是顾及今天是林秀姑出嫁的日子,或是李氏早有交待,尽管满脸不虞,只是哼了一声就转身进了屋,张氏母女也不在意。熟门熟路的来到林秀姑的闺房,屋子里围满了还未出嫁的姑娘。林秀姑看到张氏母女,楞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问好。

张氏笑着答应,又交给她一个木匣子,说了几句吉祥话出去了。林秀姑打开一看,匣子里躺了一对样式新颖的丝质绢花和十两银子,不由得对着门口略微出神。。

张氏又带着大妞几个去林老太爷的屋子里给他们俩请安磕头。林老爷子和李氏面上都有些尴尬,林老爷子干巴巴的问了几句,张氏也答了。林老爷子毕竟是男人,也找不到那么多话说,寒暄几句就去外面招呼客人。屋子里剩下的几人之间气氛变得很微妙,上次的事李氏事后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却也拉不下脸道歉。心里又觉得是张氏不会做儿媳妇,哪有这么对婆婆说话的?

两个大人不说话,几个小孩子觉得很难受,大妞拉着张氏的袖子说道:“娘不是还要个小姑添箱吗?我们还是早点出去吧,等会儿接亲的人该来了。”。

张氏顺着大妞的话客套了两句就出来了。往林秀姑的嫁妆里添了一副银镯子和一副鸳鸯绣枕套。不多会儿,接亲的人来了,帮忙的人赶紧将嫁妆装箱。林秀姑拜别父母,登上了轿子。

院子里一空,酒席就开始了。宋氏因为有了身孕,也没有帮忙,大妞几个找李花和冬梅玩去了,两妯娌倒是有时间说说话。

张氏笑呵呵的问宋氏有几个月了,害喜严重不。宋氏笑着一一回答。张氏又把自己的经验给宋氏说了,叮嘱她不能乱吃东西,不能干重活。宋氏也笑着应了。说着说着就扯到了林翠姑身上。

“怎么今儿没看到大姑子啊?”张氏猛的想起问道。

“哎,还真的呢,一家子都没来啊。”宋氏也才想起。

“不会是忘了吧。”张氏想来想去只有这种可能,林翠姑怎么会放弃在这么多人面前炫耀的机会,她在自己成亲那天趾高气昂的模样张氏现在都记得。

“哪能啊?”宋氏说道:“娘早就让人带了话,她还说过要回来呢。”。

“那能因为什么啊?”张氏想不出所以然就不想了,让杨婶帮忙把买的那匹上好棉布拿给宋氏,说棉布软和,做小儿衣裳最好。

“我那儿还有几套给小侄子的衣赏还没做出来,等些日子,让得禄上我那儿拿去。”。

宋氏推拒,张氏说是给小侄子的,宋氏只得笑着接过了。

农村吃酒席是按着轮次的,张氏母女和郑伯两口子坐的二轮子,加上林得禄两口子刚好凑成一桌,刚好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