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跟北国那些彪悍勇猛的男人不一样,他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仿佛无时无刻,都充满着一种健康——又温雅——两种独特属于男人的气质完美地结合,令人如沐春风。

他开口,声音清淡,温和,充满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儒雅,难以描绘的磁性:“各位,这组青铜器,是华夏商周流传下来的,大家请看这个……这便是华夏伟大的舜帝……”他的手放在纵目神上——那是活脱脱的纵目神——可是,却是舜帝!

明明是差不多的,但是,名称却变了,变成了舜帝。

他并不说来自于南朝,而是说来自于“华夏”:“大家知道,北国人的祖先,便是黄帝的小儿子昌意……”

他这样的言谈方式,很容易让人消除南北之间的差异,仿佛,他突然变成了一个北国人,彼此之间,是北国人在交谈。这让人相信,他是到过北国,至少是和北国边境的南人很相熟。否则,绝不会有这样娴熟的语言。

尤其是那些女子们,他一走到哪里,她们就跟到哪里。几百上千,声势浩大,却无声无息。大家都屏息凝神,听着他的讲解。

他也声音温和,中气十足,手里拿着一个喇叭形状的东西,是青铜器制造的锥筒,有扩大音量的效果(相当于现在的扩音器,但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也因此,他的声音传得更远。

华夏颂4

他字正腔圆,高谈阔论,更妙的是,竟然用的是北国的语言——那种半汉半北的语言,纯熟地说出来,娓娓而谈,不时情绪高昂,到激烈处,激情饱满,仿佛一个天生的演说家。

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妙的解说员了,他引经据典,台下就算有想反驳,临时想到提问的人,但是,经过他一回答,众人立即便觉得理所应当,疑惑顿解。

就算是一些故意刁难的,他也能轻松化解,而且言谈之间,没有丝毫的不礼貌。

就连反驳,也是反驳得文质彬彬的。

原来,南朝来的名士,果然名不虚传。

就在这时,许多鲜卑贵族已经围过来。

“这是谁人?在此妖言惑众?”

“他说的是真的么?”

“天啦,你听听……”

……

只见稽阮满面的笑容:“大神,纵目神,其实,是一家,很古老的时候,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也或许,是同一个人……”

……

阿当祭司也闻讯赶来,简直不可思议。

拉法上人当即就怒了,大喝一声:“你放狗屁!”

在仙音妙乐里,忽然听到如此不和谐的声音,众人都觉得有些奇怪。

嵇阮却在台上,拿着青铜器的喇叭,面带笑容,四下看看,漫不经意:“哦,哪里来的狗?”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拉法上人身上。

一些女子更是吃吃地笑起来。

拉法上人气得满面怒容,立即就要往台上冲去。可是,栏杆前面的侍卫,已经拦住了他。

“你这个狂生,你的这些青铜器,是哪里来的?你说,是不是偷了我们神殿的?”

众人经他一提醒,都纷纷醒悟,是啊,哪里会有如此巧合的程度?

这组青铜器,怎么会跟神殿的那么相似?

难道真的是牛鼻子偷了神殿的东西?

华夏颂5

纵然不完全一样,但是,风格,纹饰,甚至表面的颜色,都已经被风吹雨打得差不多了。

这也太蹊跷了吧?

“快说,是不是偷了我们的神殿的东西?”

“如果是小偷,一定要把这些牛鼻子抓起来……”

“快,来人……”

“就是偷了我们的东西……”

这一喊,完全激发了人民的疑惑,大家纷纷议论起来:“真的是我们的东西?”

“偷了我们的神器去展览?”

“快给个交代……”

“说清楚……”

神殿的侍卫们陆续地接近。

一个个都虎视眈眈地看着台上的青铜器,嵇阮一个应答不对,人们立刻就会冲过去,将他抓起来。

甚至负责防守的士兵,也紧张起来。

现在人民如此虎视眈眈,随时会冲破士兵们的警戒线。

嵇阮好暇以整:“各位请看,神殿的青铜器,不是在哪里么?”

他这样说话的时候,是那么悠闲。

美男子的风度,那种无法形容的神采,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