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部分 (第1/4页)

弘文帝之间的裂缝,必然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为止,也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

癫狂4

为了考察俸禄制的施行情况,她今年开春就派了李冲秘密回到京城。李冲也是日前才匆忙从平城赶回来的。

冯太后拿出厚厚的联名奏折,叹道:“现在反对俸禄制的声音非常激烈,李冲,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李冲胸有成竹:“回太后,臣已经调查得非常清楚。这一次的俸禄制,高闾等人都是同意的,就连京兆王和东阳王等也没有太大意见。最主要的是被惩处的那些妃嫔的亲属,他们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完全不满于如此,还有陆泰等几个老家伙,也是一有机会就煽风点火……”

冯太后心里便有了数。立即下令,专门召集群臣讨论。

这一日,群臣汇集。再一次旗帜鲜明地分成两派。

汉人文臣,都是新上任不久,还来不及贪污,当然拥护;而鲜卑贵族们则不同了,简直群情激奋。不同的是,东阳王和京兆王等,一直不曾太过发表看法。

众人七嘴八舌,直陈俸禄制的害处,指出施行了这快一年,无数弊端,愤愤的:

“现在,人心惶惶,谁还敢为国家效力?”

“对大臣太苛刻了,对那些庶民,却太宽容了……”

“希望陛下和太后别忘了,我们才是国家的基石重臣呢……”

……

冯太后坐在上首,一动不动地听众人抱怨。末了,等大家的声音都差不多了,才道:“李冲,你把这一年全国各地的收成,赋税,和兵源情况,都通报一下。”

李冲拿出一叠资料,不慌不忙地念起来:“今年春秋两季,庄稼长势良好,没有任何叛乱消息,牛羊出栏数量大增……”

鲜卑贵族们面面相觑。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去年的秋粮虽然由于奴隶暴动受了点影响,但是,随后便是抢耕抢种,一些两季生的作物,第一季的丰收已经非常明显。

癫狂5

朝廷正式下诏,奴隶们有了保障,几乎跟拼命似的辛勤劳作,秋季的丰收,也眼看在望了。

陆泰愤然道:“国家增收又如何?还不是都是庶民得利……如果再不废黜俸禄制,以后,他们会骑到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了&”

李将军朗声道:“此言差矣,这些粮食,赋税,可是进入了我们北国的粮仓,国库,扩充了兵源,怎能说是庶民得利,国家就不得利呢?”

源贺也道:“均田制也就罢了,但是,太过限制鲜卑贵族,实在是不利于调动积极性……请太后废黜俸禄制!”

中书监高闾立即反驳道:“发放俸禄对于官员是最佳的保护措施,廉洁的官员会更加清白,而贪污的官员也有机会改过为善。如果俸禄制要是被废止,那么贪官污吏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贪,清官廉吏却连自身维持生计都做不到。请太后想一下,任城王、源贺等人这样的建议,岂不荒谬?”

众人无法反驳,冯太后笑着站起来:“高闾这番话很有远见,很好。京兆王,东阳王,你们两位老王爷,有何看法?”

京兆王倒是淡淡的:“但求有利于国家。”

东阳王立即道:“这是明显有利于国家的,俸禄制不宜废黜。”

两位老王爷都是这样的看法了,其他人还有什么说的呢?

冯太后朗声道:“既然如此,俸禄制不变,继续大力推行。”

鲜卑贵族们气得吐血,但是,事已至此,也没其他办法可想,只能先忍气吞声退下去。

回去的路上,经过玄武宫。

想起弘文帝生病了,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毕竟他那么强大的一个人,就算是伤风感冒,这样久了,身子亏损也非常大。

又因为今日正好是一身皇太后的朝服,还算正式,便去看看。

“太后驾到!”

癫狂6

一声通报,就听得宏儿的声音飘出来,小孩子也跑出来,拉着她的手,“太后,你赶紧来看看父皇……”

她进去一看,只见弘文帝已经坐在床上,面色十分憔悴。这还是她第一次去探望弘文帝。

她一惊,“陛下,病情如何?”

弘文帝淡淡的摇摇头:“不碍事。躺几天就好了。太后,今日政事处理得如何了?”

芳菲把大致情况给他讲了一下,又拿了奏折:“陛下,等你好些再看吧。”

他接过奏折,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冯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