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部分 (第1/4页)

“太后,您今天真好看……”

孩子说话的时候,一边拉着太后的手,一边拉着父皇,眼珠子骨碌碌的转动:“父皇,您说,太后这衣服是不是很好看?”

弘文帝被孩子拉住。随着儿子掌心传来的温暖,仿佛感觉到她的双手的温暖——他强自压抑了自己激动的情绪,凝视着她:“很好看,非常好看。”

芳菲也笑起来,脸颊竟然有点儿绯红。

弘文帝亲自盛饭。先给芳菲一碗,再给儿子。

他注意到,旁边还有一壶温热的酒,是烫好了的。然后,芳菲温热的声音:“陛下,你不饮一杯么?”

他笑起来:“不。我不喝酒了。”

也许,正是那些醉醺醺的岁月?也许,正是违背父皇的遗命?所以才会和她的心,距离得越来越远?

多少日子,政治失利,对她的怨恨……他干脆破罐破摔,喝得很厉害。喝醉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妃嫔都宠幸。

然后,周而复始,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他看着儿子惊奇的目光,意味深长:“宏儿,父皇以后都不喝酒了。喝酒并不是一件好事。酒精会令人迷乱,疯狂,会做出许多清醒的时候不敢想象的事情,而且,喝得越多,清醒的时候就越少,到时,就连后悔都来不及了。当年,先帝爷爷为了防患于未然,是明文禁止皇家子弟饮酒的。”

“父皇,是一点儿也不能喝么?”

置之死地而后生7

“也不是滴酒不沾。在一些大祭和大的节日场合,可以浅尝辄止,但是,绝对不许暴饮暴食。宏儿,你要记住先帝爷爷的这条规矩。”

“宏儿记住啦,宏儿长大后也不喝酒。”他笑眯眯的看芳菲,“太后,您也是从不喝酒的么?”

芳菲也笑了:“不,我们都不饮酒。”

弘文帝的一块肉已经夹到她的碗里,柔声道:“芳菲,你这些日子生病,身子又不好,以后,别亲自下厨了……就算下厨,也得等身子好点再说。”

“多谢陛下。”

这一顿饭,是如此的温馨。

宏儿兴高采烈,目光不时从太后身上到父皇身上。有时,看到他们彼此的目光也看着彼此。孩子终究不知道大人之间的真正想法,只觉得无比开心,仿佛天大的裂痕,都已经消失了。

美中不足的是,他忽然想起自己的波斯猫,两只玉雪可爱的猫咪,再也看不到了。但是,他懂事地没有去问,这些日子,竟然一次都没有提起。

小小的心灵也明白,那波斯猫的惨死,绝对不能提,也绝对不能想。那是许多人心里的疼痛。

这一日的早朝之后,弘文帝留下了几名大臣。京兆王,东阳王,任城王,陆泰,李冲,高闾,还有刚回来述职的王肃。

众人都觉得非常奇怪,因为,弘文帝很少在私下召见大臣的时候,留下如此大规模的汉人。彼此之间,几乎是一半对一半了。

大家心里都有点忐忑不安。

而且,群臣也是泾渭分明,汉臣,鲜卑大臣,互相之间,都彼此打量着彼此。甚至李冲等人心里都拿不准。弘文帝到底想干什么?或者说,他和冯太后之间的斗争,到底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

所有人都在等陛下开口。或者,能提到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冯太后到底怎样了?这些日子,她都以生病为由,绝不露面。

置之死地而后生8

而且,群臣也根本没法探视。

每一个人,心里都在衡量。这一次的毒杀事件,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清醒过来的冯太后,究竟是更加严厉的报复?或者是弘文帝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此时,反而没有任何人能猜测弘文帝的心思,但觉一代君王,是如此的高深莫测。

但是,弘文帝显然无视群臣期待的目光,看向京兆王,意味深长:“京兆王是朕的皇叔,也是先帝的嫡亲兄弟。早年外放时,功勋卓着,是父皇临终时候的顾命大臣。又在除掉乙浑的时候,替朕出面主持大局,彻底铲除了乙浑奸党!可谓对北国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年,皇叔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其德行,威望,在北国上下,是有目共睹的……”

众人更是惊奇,不明白弘文帝为什么忽然说出如此一番情深意切的话,大大地把京兆王称赞了一顿?

就连京兆王自己都很意外,急忙跪下:“陛下盛赞,臣愧不敢当。”

弘文帝起身,亲自将他扶起:“皇叔不必过谦。请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