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决问题,还有那十皇子却还是十岁的顽童,只知耍乐不知道理。

如今只附一线希望于这个七皇子,便匆匆的招了七皇子进京,可是七皇子却再三不肯入京,两人只是书信往来,皇帝便用赏菊会来引诱喜爱作诗的老七,但是应丰却说自己就算入了京也不会住进皇宫,所以皇帝才问了毫不知情的方公公那里适合贵客居住,方公公便推荐了方家。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www。zongheng。com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五十六章 封王

方万鸿推荐方家也是有原因的,当时皇帝在询问方万鸿的时候自己在纸上写了一个罪字然后叹了一口气,这方万鸿那里知道这个罪字指的就是先去的萧皇后,想到朝中诸多大臣都跟自己有所往来,这种不清不楚的人怎能推荐给他们?所以方万鸿就推荐了方家;若方家做的好也不会有什么权势的赏赐,若是方家得罪了皇上,那么方家就此衰败下去自己幼年时受的苦也算得到了补偿,正巧今天方万鸿才听说那人在方家遇刺的事情,便把这事告诉了皇上,皇上马上派方万鸿把那人带来,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安全的送到皇上的面前,所以方万鸿才闯进了方家搅扰了一顿送别宴席。

而钱公子并不姓钱,他是王爷收养的义子叫启文涛,他和应丰从小一起长大,这次来京城,王爷特别嘱咐让他们扮成主仆二人,让启文涛扮成应丰,以防不测,所以一路上,他们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

在应丰心目中是父皇杀死自己母后的,一出生便没了父亲母亲的孩子在叔父家长大,虽然也算锦衣玉食但是在他的心里总是会想起母亲含冤而终的情景,若不是见方万鸿正在为难方家恐怕他也不会示意启文涛同意进宫的,虽说应丰对父皇并没有多少亲情,但是当他看见一个颤巍巍的老人时,他的心被触动了一下:难道这个老人就是自己的父亲?他一脸慈爱并不像当年那个弃母后于冷宫是非不明的昏君,他夜里也在批阅奏章,天下江山都是父皇的,可是他并没有在和嫔妃谈笑风生也没有满汉全席而是在跳动的烛光下批阅一摞一摞的奏折。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七尺男儿,内心充满了喜悦,他竟和年轻时的自己如此相像,器宇轩昂的脸上写满了沉毅,他没有自己那些皇子们的娇弱或者强势,他有的是一种脱俗的风雅,百感交集之下皇帝不由的老泪纵横。

“父皇。”看见父皇抽泣应丰突然软了下来。

“老七啊,父皇对不起你。”这句话是皇帝憋了二十多年才说出来的,是他亏欠了应丰,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萧皇后就被平反了,可是皇帝却不知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件事情对外并没有公布,应丰依然别留在了靖王爷的身边,或许是因为自己其他的儿子都不争气这才让皇帝想到了流落多年的老七,痛哭之时皇帝百感交集加上身体虚弱竟不停的咳嗽起来。

“父皇,您没事吧?”应丰替皇帝抚着后背,扶着他坐下。

皇帝看着这个威猛、挺拔的孩子说:“我愧对于你啊。”

“父皇,我想拜祭我的生母。”应丰此次进宫的目的也是如此。

“萧皇后?”在皇帝心里她还是当年那个温良的萧皇后。

“父皇。”说着应丰扑腾一声跪下,他泪流满面的说:“虽然我母亲犯了罪,但是她永远是丰儿的母亲,丰儿答应父皇,丰儿拜祭完母亲之后一定离开皇宫,回到齐都。”应丰并不喜欢皇宫的生活,他宁可在那个边陲小城过过轻松快乐的生活。

“不行。”皇帝否决。

“父皇,他是孩儿的母亲,难道孩儿连拜祭母亲都不行么?”应丰跪着拉住皇帝的龙袍。

“不是不让你拜祭母亲,我的孩子,你回来了为什么还要离开呢?你的母亲我明日就昭告天下,封她为华谊皇后。”听到这里,应丰已经泣不成声,他大叫一声:“母亲,您听见了么?”

此时的老皇帝也跟着痛哭起来,想到应丰的母亲也是被自己冷落至死心里便万分悲恸,想到萧皇后生前和自己十分恩爱竟然因为别人的谗言死在自己手下,还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想到这里老皇帝更觉得对不住应丰了,看到堂堂七尺汉子为了拜祭自己的母亲屈膝下跪恸哭不已,老皇帝在内心喊道:萧皇后,看见了么?这就是你的孩子,他是个孝子啊。”

那一夜皇帝都在和应丰讲萧皇后生前的事情,两人的感情似乎一下就冲破了二十多年的隔阂,偌大的书房昏黄的烛光,一对父子就这样回忆着那个逝去的贤妻良母,没多久天便亮了。

“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