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没想,进了屋,唤了几声,只听得王朗几声哼哼,那伴随觉得不对,走到床前,却看自家大人一脸难过的模样,用手按额,却觉烫的厉害,方知自家老爷居然生病了,于是连忙出了屋,也顾不上乌中道,自唤着人去讲大夫,又让人去报了梁县令。

大家伙忙乱了好一会儿,大夫来说,把了脉说是受了风,开了几济药,叮嘱要安心养病,不可过去劳神。

最后王朗将乌中道叫进来跟他说:“老夫老了,这身子骨不中用了,侯家田亩的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吧。”

乌中道立时觉得跟天下掉下馅饼似的。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谈心

第二百一十二章 谈心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乌中道果然不负大家所望,揪着侯家的田亩不放,而这一次侯家却是出奇的配合,唯有侯老大是一脸的肉疼,可家里老爷子出面了,这事情由老三做主,也唯有咬着牙,退出了五个大田庄,只留下侯家爷子年轻时打拼下来的两个田庄。

其实侯家过去在易县等地也还有田庄,只是战乱后,因为顾不上,早就抛荒,在李二经略山东时,这几个田庄早已做为无主之地归入了李唐的当地衙门。

这回乌中道是过足了一把威风,带着手下的人清点着侯家退出的田亩,这厮心里也活络着,这么多田地报上去,皇上怎么着也要赏自己一点吧。

于是等一切记录停当,乌中道在柳城就呆不住了,就想着回京交差,邀功。只是王朗仍在病中,怕是一时半伙儿起不了程。

于是乌中道每天都往王朗的屋里去,每回就问:“大人的身体怎么样了?能不能起程了? ”

王朗哪还不知他的心思,只说:“这身体沉着呢,这又是个寒冬里,怕是动不得了,这人老了,身体是不中用了,想来皇上那边也急等回复,要不,乌大人就先行,我这里写一封折子让大人一并带去,回报皇上,也好让老夫在这里安心养病。”

乌中道听了,正中下怀,便道:“那大人快写,下官好早日起程,这几天天气不错,下官正好赶路。”

于是王朗就让乌中道在外等着,在随从的侍侯下,写了奏折,将柳城之事做了一个综述,又说自己一到柳城就病倒了,这清查侯家之事全是乌中道之功,末了,更是把乌中道表扬了几句。

写好后,又将乌中道叫了进来。将折子摊开了递给乌中道,乌中道看了折子,心里是高兴万分了,心想着这王老儿人不错,居然不占他的功劳。

于是,便收好奏折,带着人马,收拾了东西,就起程回京暂且不表。

再说侯府。

侯老大这段时间都窝在家里,哪里也不去,他这心里憋着有气呢,李家起兵时,侯家是支助了粮食,当时,李渊承诺过,战乱时所抢占的田地不会追回,可这才过多久,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田庄全都给收了回去,比刮了他一层肉还疼,过去侯家是纯粮商,可自侯大接手后。就逐渐从粮商转变成了大地主豪强兼做粮食买卖,如今田庄去了一大半,那侯家的实力和财力那也就下了一大半。

所以,等侯家一交出五个田庄,侯大就没了一丝精神头,每日里躺在炕上,唉声叹气,任谁来劝都没用。没成想躺了几天,那人还就真昏昏沉沉了起来,又是一阵请医问药,最后大夫却说了,这主要是心病。

王玉娇又央着小淘让老三来劝劝。

于是,这天,侯岳便提了小酒,又让小淘炒个雪里红肉丝,烩鱼,一盘子扣肉,一碟花生米,让侯老四提着,来找侯大说话。

兄弟三人,坐在炕上聊天。

侯岳知道侯大是心疼那些田庄,便劝道:“那些田庄是二哥占城为王时圈的,得来的本来就不算正,这不该得的东西总有一天是要失去的,这回虽然失去了,但一家子人还算平平安安,这世间平安二字最珍贵,再说了,这几年。不是蝗灾就是旱灾,要么就是水灾,粮食欠收,朝廷对粮食的管制也越来越严,这时候不比乱世了,大哥你上回也跟我说过了,如今粮食买卖做起来是越来越麻烦,也越来越难了,咱家还有两个田庄,我在武功县还有一个田庄,咱家吃的粮食足够了,这转行做别的买卖也一样。”

侯岳说这话其实也是有想法的,李二命侯岳在家,但却并没有让他闲着,让他将茶马交易的规则以及种种注意事项定个粗步框架。过去,在李二还是秦王的时候,侯岳曾跟他提过茶马交易的事情,如今李二上位,而现在突厥政衰,再过不久,李二怕是要对突厥动手了,等突厥平定后,这茶马交易怕是要提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