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圆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掌门还请饶恕弟子这一回。这快玉佩是弟子在山下‘济善堂’做义工的时候捡来的。弟子一时起了贪念,罪该万死。这位洛兄弟昨日问弟子的时候,弟子一时糊涂,怕说了实话连累蜀山落人耻笑。还请掌门饶恕这一回。”说罢竟对着洛恒连磕三个响头。

莫熙跟沐风亭二人面面相觑,此人前后言行也太相左了,难道是因为瞿耀积威甚重,他不敢放肆。即便他因为瞿耀的关系前倨后恭,也不至于给洛恒磕头啊,还一磕就是三个。

瞿耀肃然道:“罚你禁闭十天,你可服气?”

圆悟感激涕零道:“多谢掌门。多谢洛兄弟不罪之恩。”

圆悟如此做派,洛恒倒不知如何是好了。毕竟说到底拾金不昧固然应该,但就是捡到东西贪墨了也不算多大罪过,何况人家已经磕头赔礼了。

莫熙心道:想不到瞿耀如此有才,圆悟便是“圆物”,这道号形神兼备,妙哉。不过“圆物”如此痛快承认玉佩非他所有,又做出一副悔过的样子,倒叫人半点发作不得。这事却越发可疑了。

洛恒好不容易才得此一星半点线索,怎会就此善罢甘休,只是苦无他法,便每日跪在“碧霄阁”檐下正对三字牌匾的雪地之中,望能打动瞿耀,替他彻查此事。洛恒每每从日出跪到日落,无论沐风亭如何相劝,他都执意如此,只得任他去了。

这一日,瞿耀主动派人邀请莫熙去见他。莫熙心知承影的事有了眉目,一时间倒有几分紧张激动。

莫熙到“碧霄阁”的时候,看见洛恒仍旧挺直了背跪在雪地之中。难得的晴好天气,只是那一地雪在阳光下白得刺眼,显得他的背影格外萧索。莫熙只能默默走过,她有什么资格劝别人,每个人都有心中执念,能救赎的只有自己。

跨入殿中,却见沐风亭也在。

瞿耀见她来了,倒是带着两分热情,道:“姑娘,各位长老同意姑娘将承影带走了。毕竟何掌门才是此剑真正的主人,他知道这柄剑在谁的手中才是最好。”

说罢,亲自将案上一只长形木盒交给莫熙。盒子异常沉重,莫熙接到手中竟觉得手腕都沉下去两分。轻轻打开盒盖,只见一柄优雅古朴的长剑静静躺在盒中。

传说中的承影是一柄有影无形的剑。越绝书》中关于承影的记载:

“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合握的手中是一截剑柄,却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度浮现。双手划出优雅的弧线,挥向一棵挺拔的古松,只听轻轻“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片刻之后,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恢复一片静穆。”

可是匣中这柄剑却剑形完好,剑光森森。

莫熙想不到此行如此顺利,只是她也不知此剑是真是假。心道:要不等会也找一棵树劈劈看……

瞿耀道:“二位,难得今日晴好天气,下山比上山更为艰难,不若早日动身。”

莫熙微讶,以瞿耀为人处世之圆滑端方,这是在下逐客令?只是她既已将剑拿到手,不论是真是假,她都不能找瞿耀理论,既然此事已了,还是尽快下山得好。

于是莫熙恭敬答道:“多谢瞿掌门赠剑。”

瞿耀客气地笑笑,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姑娘是否想摘雪莲。现在是山上雪莲开得最好的时候。就是不摘,南坡的沿途风光也是最好的。”

莫熙笑道:“多谢瞿掌门提点。雪莲风姿向往已久。”莫熙在现代的时候曾看过一则新闻,雪莲每年被人疯狂盗采,竟然将整棵雪莲连根拔起,以每颗两元的价格贱卖。野生雪莲是靠种子繁衍的,如此连根拔起,雪莲连结籽的机会都没有,长此以往会濒临绝种。她采了雪莲也没用,只是想一睹这开在高寒之地的奇花的风采罢了。

瞿耀正待接话。三人耳畔突然传来卡塔一声细微轻响,紧接着又听到扑通一声。

沐风亭已经一个纵身穿窗而出。

莫熙心中顿时升起不好的预感。

命悬一线

只见洛恒倒在雪地里,一根长长的冰凌插在他的颈部,整个人一动不动。许是伤口被冰柱迅速冷冻,血倒是流得不多。

沐风亭一把将洛恒托起,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