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公子重耳的面上流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如不能得胜,则是天不能容重耳于浊世,重耳到时便听天由命!”

姬秋惊呆了!

狐偃也惊呆了!

“你们放心,这一役,重耳却是只会胜不会败的。”公子重耳突然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话峰骤然一转,轻飘飘地,不温不淡地说:“重耳非但不会败,还要让他们夹道欢送我们离开晋地,自此海阔天空了去。”

公子重耳话声一落,姬秋便听到自己下巴砸在地上的声音。

她终于明白了,这个睥睨天下,目无余子的家伙,他居然要同率兵前来的将领纸上谈兵,他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有绝对的把握打败他,然后,再让对方心悦诚服地送自己离开!

☆、第一百三十章 谁的江山(七)

如此堂而惶之地出走,跟逃,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这样,就算公子重耳离开晋地,然,他的形象,在晋地子民的心中不会倒。就算他去到任何一个国家,只怕都不会人敢轻视于他。

因为,公子重耳,不是灰溜溜地背家叛国出逃,他只是不愿与自己的君父为敌,他只是不愿看到先祖的江山,因妇人奸佞而蒙难才离开。

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公子重耳就算离开,他在晋人,甚至世人的眼里,都是华远高贵的。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与其说他是离开,还不如说他离晋人心目中君上的形像更近了。

甚而,在时人的眼里会觉得,公子重耳比起老而昏慵的当今君上,更有能力带领晋国走向霸主列强。

如果天下的晋人,或是天下人都这么认为,众口铄金,那么晋国现在是谁的天下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众望所归之下,谁会成为下一个君主?谁最适合坐拥晋地江山?

狐偃由衷的敬佩,全表现在脸上。

他显然完全领悟了公子重耳的用意。他平生第一次知道,这个名扬天下的病弱公子,竟然会有如此强势,简直是咄咄逼人的一面。

而在姬秋眼里,她第一次感觉到的是,眼前这个高冠系带,有着雕塑般五官的郎君,仿佛是来自远古的神像,华丽而遥远,自己跟他之间,竟然有着云泥之别。

随着暗士不断回报的消息,公子重耳知道,君上派出的军队,不出八天便可抵达蒲城了。

这八天,公子重耳也没闲着,他倒是让手下的兵士干了几件出人意料的事。

首先,他让兵士在蒲城上游的河坝筑堤蓄水。

蒲城原本便是苦寒之地,彼时正是寒风冷雨最多的时节,众人怎么也不明白,公子重耳为何要让兵士筑堤蓄水。

再则,他给蒲城百姓发出了一道奇怪的号令,让老百姓多多砍柴备冬。五天之内,如果百姓自己砍了一担柴,他则令兵士奖励给他两担柴。

这个号令一出,蒲城百姓全体出动了。加上公子重耳派出的兵士,不出五天,便将蒲城周围的山林砍伐个精光。

到了第六天时,公子重耳又下令,让手下食客赵衰,带领五千兵士,是夜悄悄出发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到了第七天时,公子重耳找来守城大将,嘱咐他带领兵士五千,隐于蒲城不远处的山林,只要有人敢去砍柴伐木,可先出言示警,若不听令行事即可诛杀。以号角为令,如果听到蒲城方向传来号角,则于隐蔽处大展旗帜。

公子重耳布置好这一切时,已经是第八天了,君上派出的大军果然如期到达。

那率军的将领一入蒲城范围,便有种说不上来的怪异,但他始终没想明白到底是哪里怪了。

这时世打仗,多讲究排兵布阵。所以战时阵地,多选在地势宽阔的地带,而安营扎寨,则习惯于选择傍山依水的地方。这个率军的将领,直到要安营扎寨时才陡然明白,怪在何处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谁的江山(八)

因为他发现,离战场最近的山林都光秃秃的,连根杂草都没有。而且很明显,这山上的林木是最近才被砍伐一空的。

他抬头朝远处望了望,远处虽然也山林葱郁,但却由不得他不起疑心。他怀疑是公子重耳,故意让人砍光附近的山林,目的就是诱他们往密林那处去。

是了,密林那边,公子重耳一定早早便设了陷井埋伏。

咄!不过是个病弱的公子,果然不懂行军作战。行事如此拙劣,让人一眼便可以看穿的技俩,岂非是让人怡笑大方。

想到这里,这率军的将领冷冷一笑,大手一挥,令道:“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