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黑衣人禀到这里,见原本无甚表情的重耳,突然挑了挑眉。忙又解释道:“皆因矩子鬼面此次行事极为机密,若非是我等听从君侯指令,这数年来一直暗中关注他的去向,此次也必然不能察觉。然,近三年来,矩子鬼面极少露面。此次我等好不容易知获他重出江湖,唯恐打草惊蛇,是以未敢惊扰。”

重耳终是抬眸望来,轮廓分明的脸上,已是严肃之极,“你方才说矩子鬼面将人送至伊水之畔,再由其他游侠剑士用舟运走?”

“然!”

重耳听后顿了顿,方冷冷地令道:“派人沿着伊水一路打探,休要惊动他。三百之众,便是小队迁移,亦是需要些时日的,其时伊水一带必将流下其活动过的痕迹。”

黑衣人应“诺”着才待离去,重耳又缓缓说道:“若发现妇人踪迹,休要惊动她,需火速来报。”

黑衣人再次一“诺”而去。

“妇人与矩子甚有交情,她失踪之后,矩子鬼面亦消失于江湖。此次,鬼面一出江湖便有如此动作,必是妇人所为。”重耳的心情甚是激动,他自言自语说到这里,复又甚是复杂地喃喃说道:“这妇人甚是警觉,又甚是无情,此次若能寻她回来,本侯……本侯……”

说到这里,重耳却是一噎。

其实他是想说,此次若是能寻到姬秋,必定不能轻饶于她。然,话未出口,他心中已早就苦涩莫明了。

重耳知道,姬秋性烈如火,又甚是执拗,在后苑之事上,更是不肯退让半步。如若自己寻了她回来,又不能叫她如愿,终有一日,自己还是会失去她的。

然,三年多的彻骨相思,却叫重耳如何还敢再次放手。

就在这时,一个寺人悄然而至,他躬着身来到重耳身侧,轻轻禀道,“君侯,王后与秦姬密议,得出一计,说是或许可激得姬氏阿秋现身。”

原本闭目沉思的重耳猝然睁开双眼,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温和的,优雅的声音传来,“上前说话。”

寺人轻轻一诺,躬身又贴近了些,直至离得重耳三步远的地方,方又将头往前凑了凑,这才轻轻地,如此这般地,小声禀来。

重耳静静地听着,静静地听着。然,如珠如玉的面上,却渐渐生出一股肃杀之气。

寺人小声禀完之后,亦吓得不敢抬头,只是一动不动地叉手站在那里。

终于,重耳微微一笑,淡淡说道:“此计甚妙!本侯不知,王后竟是有谋之人呢?”

寺人有些看不懂自己的君侯了,然,他却不敢轻易去猜度君侯的用意。只得将头又低了低。

“秦姬何在?”

重耳转过头来,语气闲适中透着随意,似乎王后与姬密谋之事,他浑然未放在身上。

寺人将身子躬得更低了,答道:“秦姬拿了王后的令牌,已往使馆而去了。”

“唔。孤看这王宫,王后也呆得太久了,是该挪挪地方了。”重耳点了点头,复淡淡地说寺人道:“本侯知道了。去罢,继续盯着王后,事无巨细,皆要仔细记录成册,以便本侯查阅。”

“诺!”

寺人退了出去。

“夜,传令于秦地暗士,让他们注意秦王一举一动。一旦秦侯的人真的准备对那近婢与老仆动手,尔等务必抢在秦侯之前将人掳回来。”随着寺人退出,重耳对着暗处又轻声令道。

随着那守在暗处之人轻声一“诺”后,大殿又恢复了清静。

重耳伸手揉搓着额头,低低叹道:“以姬氏阿秋的忠仆近婢为饵引她出现,此计虽好,然,姬秋若是知道了,必将不会原谅于我。善,此事便由秦侯来做罢了。”

在重耳焦急的等待中,秦国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秦王见了王后的信后,果然派出宗师前往姬地与曲了。

大殿中,大臣正娓娓地禀告着秦地之事,这时一个寺人匆匆进来,附耳在重耳身侧低低地说:“君侯,左司回来了。”

重耳瞟了一眼殿中的大臣,点了点头。然后,重耳站起身来,高声喝道:“秦地之事,容本侯再想想,爱卿先下去罢。”

那大臣一惊,他没有想到君侯会在这个时候下驱逐令。当下叉了叉手,转身退去。

他一退出,重耳便低低地说道:“斟酒!”

那禀告的寺人先是一怔,转眼连忙上前一步,为他把酒斟满。

重耳持起酒斟,仰头一饮而尽。随着酒水汩汩入喉,他恢复了面无表情,“进来吧。”

“诺。”

寺人的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