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如今过了这许多年,怎么突然又被想起来了呢?朱轼转眼看了看自己埋头吃菜的弟子,心道肯定是你闯的祸。林海的小心思当日都倒给了朱轼,朱轼阅历广泛,听到林海对徒兄的形容,慢慢将人和朝中贵人一一核对,待到重阳日林海接到书信之后,看着徒兄和如海弟信件往来不断,却直到一年前甄应德找上门来才有了猜测。

看林海,也不知这个弟子是真不知还是装不懂,但林海这两年越发让他看不透了,不光能想到弹簧、琉璃之类的机巧之术,就连那天方商人的契约也能看懂,甚至还能和他们交谈!朱轼深觉林海身上的变化都是与那徒兄见面之后发生的,于是林海既不愿深谈,朱轼自己也不会主动寻他说什么。同时,这份猜测他并没有告诉林谨知。林谨知是个真正出世的性子,当日在夫人指点下能够上表已是他能做的极限了,虽为了家族的将来严厉督促林海读书科举,他自己却是宁愿待在茶园一整天也不愿和朝廷打交道。如此,朱轼便将种种猜测烂在了肚子里。

这边朱轼心里兜兜转转也不过几瞬之间,那厢甄应德已经说起来了:

“诺先生和若翰先生都是法兰西皇帝所封的贵人,他们这次来到大夏,并非单纯行商,除了想购买那减震弹簧的制造方法,”接着他故弄玄虚地压低声音,“还要向今上递交国书……”眼神却飘向了林海。

那诺先生诺依曼也道:“我听说这个弹簧是林小公子发明的,没想到这么年轻英俊,实在佩服!”这两句话前后实在没什么关系,不过众人想着毕竟是泰西人,能说官话已经不容易了,再指望多了也不现实。

林海见众人都在看自己,只好放下筷子,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大物件,你们若是想要,我回去把图纸画了拿走就是,何必弄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甄应德和薛勋本想从中捞一笔,没想到林海一开口就把制造方法送了出去,竟是毫不顾忌代表官方的甄应德,皆是脸色一变。诺依曼却是大喜,那若翰似是没有听懂,诺依曼转身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给若翰翻译了一遍林海的话,若翰听了也是喜形于色。

甄应德忙道:“林公子如此大方,可此事并非牵扯林氏彩工坊一家,这个这个……”他与薛勋在天海楼约宴诺依曼和若翰,见到朱轼和林海纯是偶然。但甄应德历来圆滑,他明知朝廷将驿站车马配置减震弹簧的生意交给林家彩工坊,却又不想放弃薛家这一块,盖因他和薛勋在各种事务中通力合作,早就拴在一根绳子上了。因此在此看到朱轼,临时起意相邀,要当着林家人的面捅破法兰西人要购买制造方法的事。从以往林家人的低调和顺从表现来看,应该会顺应他的话,主动将主导权奉上,以后他和薛勋再怎么运作,就可以说是得到林家人认可过了的,便是上边问起来也有说道。没想到朱轼并没说话,而林海一开口就主动奉送,根本就没有跟甄应德的话的意思。饶是以甄应德的精明,现在也圆不过来话,一时间竟急出了一脑门子汗。

薛勋见他如此做派,冷哼一声,他就是看不惯甄应德对着所有买卖人都一视同仁的模样。在薛勋看来,除非对方权势金钱都在自己之上,否则便不用曲折应付,直接拿来就是。他颇不耐地道:“林小公子,直说吧,这减震弹簧虽是你发明的,但如今工部却对此物另有用途,朝廷亦严禁私人买卖。与泰西的交易,自应由专人出面。”

朱轼听了,只道朝廷终于要踢开林家了,今日能摆宴告知一声缘由,已经算是给了林家体面了。林海所关注的却不在此,他脑子里拼命回想的是刚才诺依曼对若翰说的话,那似乎不是法兰西语,至少不是他所记得的法语,而更像是——德语。

11受训(修)

作者有话要说:2月24日修:激动呀,没想到昨天居然能摸到电脑,于是更了,今天修了错别字和法德两国的几句话~

第十一章受训

见林海对甄应德和薛勋的话恍若未闻,竟发起了呆,朱轼只得代为出面周旋。到底应承了薛勋的意思,由薛家出面和法兰西谈这笔交易,林家的彩工坊只占个小抽头而已。

甄应德见谈得顺遂,林海也没有再多言语,只道林海清高,不愿牵扯商务,因此不在意薛家行事。诺依曼和若翰得了承诺便告辞离开,为活络气氛,甄应德转而大谈八卦,比如这回法兰西本来派来了上百人的使团,奈何海途遥远,竟遇到了风暴,别说给圣上的礼物丢得七七八八,活下来的人竟十不存一。以致两位使者最后竟是只带着国书、搭着商船来到大夏的。

一时说得兴起,竟摇头晃脑道:“你们别看这法兰西人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