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前——那如意乃是徒景之命人用一整块原石雕刻而成,刻意用原石的色彩做成灵芝如意的模样,又经徒行之之手送到林府,此时黛玉先是伸手摸摸如意的柄和穗,像是得了她的心意,便坐了下来,双手将如意抱到了怀里,方才向着林海的方向笑了起来。

林海看着黛玉抱着如意的笑模样,也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旁边早有人恭维林姑娘将来既是个才女也是个女红高手,更是个随心如意的好命格。

此番重开华棠院,也是徒景之和林海的无奈之举,他们自贾母突访之事后,若要私会,除了徒景之另外备下的几处房舍,多在平王在西山的别院。在平王是个闲王的时候,那里没什么人关注倒也罢了,可到了如今,不光景德帝司徒偃要重新考量自己的几个儿子,朝中各方更对平王十分在意,平王府的西山别院便不再是个见面的好地方。可林府中人要在西山消暑,林海总不能离他们太远,如此他便劝解了景之几回,更让景之得了不少甜头之后,方命人重开华棠院。

而带着黛玉来华棠院,也有林海的私心,他虽不知红楼里林黛玉到底怎么死的,又为何与贾宝玉的相爱是场悲剧,可如今黛玉既然是自己的女儿,便想着要让黛玉平安喜乐。当初林慎早产,他虽关心儿子,可总有太医嘱托,不能时时亲近,而林忆从出生到一岁多他都不在身边,唯有黛玉,是他一直守候在身边的孩子,贾敏虽然对黛玉也是很好,可毕竟杂事太多,又兼林忆养在她那里,倘若让黛玉跟着贾敏一起,生怕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便将黛玉也带到了华棠院。

徒景之来到华棠院时,看着林如海在曲水流觞处全心护卫着蹒跚学步的小黛玉,一时竟没发觉他的到来,心里对这个占据了如海心底的小女孩颇生出些醋意。于是当林海见景之来了,抱着黛玉过来,让黛玉叫他徒伯伯的时候,他看着黛玉灵动的眼神和带着婴儿肥的鼓鼓的腮帮,摆出一副平日里在儿女面前的严肃样子,嘴里却道:“来,让伯伯抱一抱。”

黛玉对徒景之并无陌生之感,她也不看徒景之严肃的脸,竟从父亲怀里伸手迎向徒景之,徒景之一手抱过黛玉,一手便拿手指去戳那带着红晕的苹果似的小脸,黛玉猝不及防,左右摇头,却又无法反抗,只能任徒伯伯蹂躏。徒景之心里正得意,却是黛玉正是长牙的时候,口水甚多,徒景之戳了几下手上便沾满口水,他微微皱眉,黛玉见了他皱眉的样子,竟嘻嘻笑了起来。徒景之也绷不住,对着早就笑意盎然的林海笑道:“你看她得意的样子!”

黛玉再接再厉,见徒伯伯停了手,她有样学样,也伸出手指去戳徒景之的脸颊,更让林海大笑,道:“景之,景之,我今日方知你竟如此可爱。”

徒景之见了林海少有的开怀大笑的样子,被黛玉的小手戳着更觉心中柔软。他命人抱走黛玉,待后园只剩他们两人之时,徒景之上前去捧了如海的脸颊,一戳二戳,也不知两人你戳我我戳你,竟将两人渐渐戳到了一处去……

可这般温婉喜乐的时光却是短暂,徒景之和林海在华棠院小聚两日,便要回朝理事。林海也无法时时看顾黛玉,本想让人将黛玉送到承泽园贾敏处,徒景之却命人将徒七公子带了来。

徒七公子今年七岁,虽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举止却很是稳重,他的母亲王嫔在景德三十四年景德帝南巡时在京中病逝,景德帝回京后,也不知怎么考量的,并未将他送到一直对他不错的吴贵妃处,反而送到六皇子司徒道的母亲德嫔那里养育。德嫔是个老实人,六皇子在宫里遵规守矩,徒七本就被王嫔教得稳重,到了德嫔这里,愈发规矩起来。倒是平王,对徒七本就看重,在王嫔死后,对这个兄弟更加亲近,徒景之也看出徒行之对徒七兄弟感情深厚,他如今对将来另有考量,便命人带来徒七,好陪伴黛玉。

林海见徒七公子那里人手虽少,却都是徒行之指派的老人,且徒七公子对黛玉也很有耐心,比之还在撒娇耍赖的林忆更有兄长的样子,两人不过一天半天便熟络起来,加上自己不过是去京城入值,来回也只三两天功夫,便和徒景之一道放心离去。

=================

作者有话要说:…………悲伤啊,都没有人理我……那个谁?石头!小软糖!还有yy,猪头小队长,茜茜…………乃们都在哪里啊……翻滚ing

68第 68 章

第六十八章兰台有令

景德一朝;景德帝司徒偃共有三次南巡;相比较前两次南巡历时大半年;又是治理大河又是清理官场;第三次南巡为时最短,算起来不过是巩固了前两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