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觥�

来弟一面摊开麦子,一面在想,梁五最近总在家里,睡在外面的院子里,有弟这还是家里唯一的男人吗?让有弟唯二,不知道他肯不肯。

把麦子摊开来,再把猪圈地位置和有弟一起选好,用锄头在后院的地上划一个圈出来,鸡窝就搭在这一片,母鸡这就可以在这地上吃活食走动。

清清小溪水从各家的后院里穿过,来弟和有弟走过来看着那溪水中居然飘着一件衣服,伸出来锄头把衣服捞起来,姐弟两个人嘻嘻笑着探头往上游看,今天水里没有飘着涮锅水,倒是飘着一件衣服。

好在古代洗衣服是皂角,来弟是不担心自己在这里养鸭子喝这洗过衣服的水会有什么不好,压根儿也就没有洗衣粉等化学制剂。

前边院子里就有人来找衣服了:“来弟有弟,你们在家里吗?有没有看到俺的衣服飘在水里?”有弟把**的衣服送过去,再往路上一看,这就喊来弟儿:“姐,梁五哥回来了。”

因这是天气热,王媒婆白天只在家里歇凉,听着有弟的喊声,看热闹一样往外面路上看,看到一行是几个少年,居然还有一辆板车,上面堆着的是一些旧瓦片和旧的土坯砖头,还有一丛几十根的竹子,梁五的准备居然是充分的。

“不行,”王媒婆咋看咋觉得这事情不行,到底是邻居,来弟这姑娘有叔公们护着,还是年纪小不知道轻重,十里八乡的有不好的事情出来,沉猪笼的倒是有人。王媒婆坐在廊下摇着扇子吹着冷风,一会儿想着白花花谢媒的银子,一会儿想着来弟这姑娘生的不错,王媒婆在心里想,是不是拉她一把,挽救她一下。可不能看着她往下滑才是。

来弟院子里风风火火干起来,院子里到处晒着麦子,只留着一小条子路留着走路,板车就进不来。梁五看看天过了半上午,翻地最重要。板车停在门外,把车上带回来的东西交给有弟。梁五这就带着少年们下地去,来弟也跟去了,只留下有弟在家里看着板车上的东西带做饭。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出现在田头,让田里的人又要看一会儿,三叔三婶家里是打招呼了:“来弟表哥,你们要种啥哩?”

听说是赶着种玉米,不说话的人不直起腰来的人也羡慕的看一眼,玉米这东西是短日照作物,现在赶着种上去,还可以再收一季。来弟扛着锄头和他们一起翻地,再一次发现,干这些话,自己是远远的不行。

少年们都是扛着锄头来,和梁五打交道久了,来弟是发现他很心细,来的人多家里也没有这么多的锄头。他们自己找了锄头再来,只见几条锄头一起纷飞很是好看。来弟是经不得晒的人,虽说这古代的夏天是不如现代的热,至少不受热岛效应的干扰,可是用惯了防晒霜习惯于打伞戴遮阳帽出门的来弟干上一会儿就挥汗如雨,要去田头上站一会儿。

手里驻着这锄头,来弟对着这田里又想起来那句闻名的诗,汗滴禾下土是不是,写这诗的太贴近生活,唉,来弟哀叹一下,要是这诗没有人写多好,我也想写出来。汗滴锄下土,一滴子汗摔八瓣这情景就在眼前。

梁五偶然看一下来弟时,她又回来翻地了,梁五就要笑一下,努力干的快一些,来弟就可以少干一些。这活儿不是姑娘家干的,家里有牛,这应该是牛干的才是。而且也不是力气大拳头硬就能干的好的。这样想着的梁五更是挥动了锄头,精赤着的上半身上汗水“噼啪”地往下掉。

来弟是一阵羡慕,不是羡慕那一身肌肉,而是羡慕梁五这么会干农活。然后才想起来,我又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这才觉得心里舒服一些。

把地翻完是到午后,几个少年扛着锄头往来弟家里去。来弟是跟在后面心里很是感动,回到院子前面,梁五先“咦”地一声,然后笑哈哈:“把有弟累着了。”

板车上只有竹子,旧瓦片旧土坯砖头这些可以分散着搬的,被有弟搬了不少。“吃饭啦,”有弟甜甜的童音在院子里响起来,梁五和少年一起嘻嘻哈哈笑起来。

院子里有弟正在往外面饭桌子上端面碗,这是他远远看到回来了,就赶紧下面,等到人走到家里来,这面就得了可以吃。

手脚利索的有弟把面切好是先摆在灶台上,间中把板车上的一些能零碎搬下来的东西都搬下来。

大家一起吃饭,来弟和有弟也到外面院子里来吃,树荫儿底下到底比刚烧过火灶的屋里要凉快些。手里捧着面碗的来弟,抬头看上面是浓浓的树荫,身边是梁五和几个少年边吃饭边说话的嘻笑声。

来弟这才有浓浓的感觉,一个家,来弟要在这里安家了。来弟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