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缓缓开口的安公子在说隔壁的来弟姑娘:“让她住在我院子隔壁那一处,按着姨娘的例给她丫头婆子。火灾后三天内没有回来的家人一概不用,你挑好人送来给我过目。”

安三因为多话被从公子身边打发开去盖宅子,此时听着震惊,再一次多口:“真的让宋姑娘也一起进城?”

这一次安公子没有怪他多口,反而解释一句:“是啊,我们进城那天,她也一起来。一个人住在外面,我怎生放心。”

说不出话来的安三这一次乖的多,对上公子垂目这样一句,安三答应一声:“是,”在安三心里,这位宋来弟姑娘当姨娘都不行。

安公子怕安三猜测出来自己以后要来弟做姨娘的心,再描补一句:“等我回城,还有官司等若干事情,,先就这样安置她,慢慢再收拾的好。”

“是,”安三再答应一声,这就不会再觉公子有他意在心中,反而想想公子待她不薄,就是按姨娘的例待她,对于宋姑娘来说,也是一步登天。

把话说完,看看天色近晚上,安公子让安三留下来住一夜:“你去厨下吃饭吧,明儿再回城去。”自己是缓步走出来去见祖父母和母亲。

安老太爷和安老夫人刚用过晚饭,看到孙子过来都是笑容满面,安老夫人对安老太爷道:“我一直以为佶儿身子不好,怕他操劳。这一次看来,他真是你的孙子,样样办的很到,比你年青的时候还要好。”

“我年青的时候还种过地呢,他行吗?”安老太爷哈哈笑上一声,他年青的时候种过地,是从不忌讳的一件事情。不过也没有种上几天,就佃给别人去行商。由农到商,是一件降身份的事情,安老太爷回想就要微笑,商贾出息多,这不是打拼下好家业。孙子今年秋闱再中,立即门庭改换大不相同。

安老夫人絮絮叨叨说了一会儿搬回城里去住,再就说起来隔壁的来弟:“你要订下来,我想着再看看,你祖父却说孩子大了要摔打,样样让你自己做主。我还担心以后不好你要受苦,你既然打算一起接到城里去,正好在我和你娘面前,我们好好教导她才是,免得以后让你受委屈。”

祖孙两个人交换一个笑容。安公子管家里的事情,是他这两年刚开始。安家教孩子,到一定的年纪,自己的事情样样自己作主,长辈们就干涉倒是不多。当然长辈们不能一点儿不干涉。

安老夫人就接着话多:“让她住哪一处好才是,我想着让她离你近些,也方便侍候你。就是丫头给她两个,除了扫院子的人,再给她两个婆子。你觉得这样如何?”

安公子露出笑容,祖母和我想的一样,也是先拿来弟当姨娘来安置。安公子说一声好,安老夫人也放下心来,对着安公子道:“家里就你一个孩子,你娘初听到你要订人,在我面前还哭过一次,说这小家子的姑娘,怕你以后后悔觉得不好。

我对她说没什么,我也是从小家子出来,我这样对你娘说,她才不哭了。”安老夫人眯起眼睛,似乎想起来她年青时一段光阴,再看看这老宅子:“我成亲就是在这屋里,”

城中也有相与好的亲友邀请去家里住,安公子觉得不方便。安老太爷和安老夫人觉得回到老宅子住着,象是重温旧时光阴。安夫人也只能跟着公婆和儿子一起过来。

一直说到最后,安老夫人才问道:“这都半年过去,也不见你表弟来看我。佶儿,你要是没有他的消息,一定要对我说才是。”

安公子心中一紧,他对着祖母是说的假话,说别处有事情,表弟能干,让表弟去帮忙。每每听到祖母问张大林,安公子心中就是一紧。好在安老夫人问及张大林的时候并不是很多。

第七十六章,亲事(七)

安老夫人心里只有自己的嫡亲孙子,但是对张大林也不错。安公子还是不忍告诉祖母,表弟就此携家离去,逃之夭夭不敢再回来。

一想到那天晚上大家手脚慢一些,就是不丧生在火场中,也会受烟熏火烤受伤。安公子对张大林就一阵恨意。

此时事情要一件一件地理顺当,安公子想想线报,表弟仓皇出逃,象是身上也没有带多少盘缠。要说这大火与表弟有关,他应该事先准备停当。而安权所报,张大林也象是火中仓皇而逃,只有他随身的细软在身上,目前只是足够温饱。

从来停停当当做事情的安公子陪着祖母再说一会儿话,回到自己屋中,打开砚台还有余墨,执笔开始写和来弟的订亲文书。

写上两句,安公子就停下来看一看,再就一个笑容。看看公子我不是负心人吧,这亲事虽然订的仓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