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金兄,有事情还得来找你商议才成?”张老爷果然是不用奉茶的人,他也着了急,下了轿子在金家门上站着就说起来:“你看这安家是怎么回事?他们家全无动静,这是巴结刘知县,还是和全城的商户们过不去?”

金不换不动声色地笑着:“想来自有主张,就是我不知道他是什么主张。以张兄来看,他是个什么意思?”

站在这里的张老爷就要骂起来:“他是个买好儿的意思,听说明年要修河渠,要整船坞,他想着刘知县帮忙,好揽这生意。这主意儿,他打了两年了,他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未必是这个意思吧,这修河渠整船坞,是前年就开始提。到今年也没有见影儿。”金不换听着张老爷骂安家,心里很以为然。在金不换看来,安家也是巴结刘知县的意思。刘知县官虽然不大,却是个“现管”地县官。商户们日用都比刘知县多,却不得不恭维着他这“现管”地县官。想想安公子他也不能例外才是。

张老爷嘴上是骂,眼睛是眨巴着转动几下,看到金不换面带笑容眼有笑意。张老爷也不肯再骂下去,耸着金不换道:“金兄,你我约齐了人,去安家找那小孩子谈一谈去,如今老太爷不管事,只能和小人儿家说话去了。”

这才张老爷跑来要说的话,金不换听过继续绺着胡须微笑:“我也有此意,只是同行的人少。张兄这主意很好,麻烦你给齐了人一起到安家去,有财也是大家发,咱们同城居住,他年少不懂生意法门,你我不得不教导于他。唉,只是无人情可担罢了。”

立在旁边的金石低头嘿嘿笑几声,我们老爷是一等一的能人,他这一片为安家好的心思,从昨天起就对着不少人说了不少遍。今天再加一遍,金石在心里数着,这是第九次说了。

“要涨价?”张老爷答应着约人,还是不放心金不换临时变卦,反被安公子和刘知县的告示说动,这就再肯定一句。金不换露出笑容:“要涨价!”

两个人交换过这字面一样,语气不一样的话,张老爷这就颠颠儿的走下台阶坐轿子,临上轿前再回身:“候我的消息儿,最迟晚上我给你回话。”商议过这件重要事情以后,张老爷果然是一杯茶也没有吃到,而且还颠颠儿的走了。

城里数得出来的人都来过了,也觉得北风吹人的金不换这才往院子里去。行了几步金不换皱起眉头:“表少爷在?”

这话问的是路过的一个家人,家人手上是捧着茶水点心往里面去,这就停下来回话:“刚到夫人房里,在坐着说话。”

金不换是紧锁眉头,一向随着主人走的金石也把眉毛拧起来,并且感受着老爷的烦心。这一对主仆行到内宅里,金不换进房去,金石在廊下停下来候着,那眉毛还是拧着,算是附合进去的金不换。

房里坐着金夫人和她的娘家外甥郑仁锡,郑仁锡一见到金不换就点头哈腰站起来:“姨丈过年发财,我来给姨妈姨丈拜年。”

“仁锡,你年前的事情解决了?”金不换对着金夫人的外甥没有好脸色,就如同金石在外面还要皱眉一样,金石是知道见到郑仁锡本人,老爷更要皱眉才是。

金夫人笑容满面打岔:“少年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再说也怪那尼庵的姑子不好,净室里可以留宿,她们是打着清静名声,做着青楼生意。”郑仁锡大少爷,家里闲钱不多不少,整日走街窜巷找中意的大姑娘小媳妇去勾搭,尼庵寺庙,有清秀的人也常去赏鉴的人。

“姨丈教训的是,”郑仁锡听姨丈提自己最近的一件丢人事,忙对着金夫人使个眼色。金夫人笑着道:“看我又多话,仁锡把你打听到的消息对你姨丈说一说,保准儿他听了喜(87book…提供下载)欢你。还要给你钱用。”

金不换还是皱着眉,不过脸色好得多。郑仁锡走街窜巷,还真的是能听到不少消息。郑仁锡这就说起来:“还是那天在尼庵被人逮着事发的那天晚上。我听到前面有动静,就从后门跑走了。夜里沿着河回来,看到安家的货仓门开着,火把足有几十个,一袋一袋的东西往货仓里扛。”

“袋子里是什么货?”金不换这就来了精神,要说冬天大半夜的打听消息,除了从热被窝里惊起来的郑仁锡,还真的没有管事的肯去。

“象是糙米。”郑仁锡说过,金不换就一口气追问下来:“大约是多少袋?他们家河边儿上有好几个货仓,是哪一处?”

见自己说的话重要,郑仁锡也认真起来,他那一夜是仓皇失措逃出来,害怕后面被人追上打还来不及,别的没有看清楚。郑仁锡只能回答出来:“一共三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