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当然,她们也不是无中生有,对于闻人倾的某些做法,她们就是不赞同,比如“杀不杀俘虏”这个问题。

所以才会有景夫子当街质问的一幕,在景夫子首战不利的情况下,她们准备上书圣上,向圣上坦诚她们对于赐封闻人倾为将军的担忧,但闻人倾恰时布局的一出戏,令她们陷入被动、错失上书良机,最终在这“文比”考卷上,才终于得以畅快出招。

但似乎还是压不住闻人倾,于是,干脆来个当面辩论。

相较于安夫子激动的情绪,以及逐渐上扬和尖锐的语声,闻人倾依旧轻倚座椅,不变的淡然,但她也不打算再轻描淡写的化解对方的质问,要是不让这帮人彻底闭嘴,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有的烦!

117、境界之高

安夫子的话音落下,闻人倾淡淡开口,“第一,你说百姓无辜,我只要保护青国百姓不被外敌侵犯,别国百姓,与我何干?”

她的语气是一贯的平静冷淡,但话尾却是毫不客气,不过她这么说,也没错,安夫子倒显得宽仁太过了,所以安夫子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但一时也找不到理由辩驳。

“第二,你说天降惩罚,就说是雷劈,被劈的人是我,不劳操心!”

能把天罚这般恐怖的事情自己加诸头上,还说得这般轻松,天下间也怕是只有她闻人倾了,脸色转为铁青的安夫子更加无法反驳。

“第三,你说争取和谈,两国之交,我国强势,别国就算是仇深似海,也不敢举兵;我国弱势,就算你把‘和谈’喊上万遍,别国照样打进来。关键不在和谈,而在实力!”

这段话说完,军帐再次陷入安静,在场的年轻人或许还看不出这段话的轻重,但对于几位沙场老将和朝廷老臣而言,她们为之努力、殚精竭虑了几十年的目标,可不就是闻人倾总结的两个字:实力!

“好一个‘关键不在和谈,而在实力’!”就连坐在“文比”考官之首的陆院长也不禁脱口赞道。

身兼“清岚书院”院长和太女太傅两职,她理所当然的成为“文比”考官之首,大皇女、萧筝、单毅、安夫子等其他考官都对这位历经两朝的泰斗人物甚为恭敬。

先前她一直没有开口,甚至连“文比”考卷上有关闻人倾的题目设置也是她默许的,她只是用一双睿智的眼睛观察着众人,特别是闻人倾。

这般做,是因为她需要了解闻人倾,此女今后是否会成为皇太女的重要臂力?她要了解过后,给皇太女一些意见。

今日,对于闻人倾此人,她既看懂了,却又没看懂。这么说有点儿矛盾,但确实如此。

看懂的是,闻人倾虽然年轻,但有很多方面值得称道,比如她的心志,坚定而沉稳,不因外界的压力而改变;比如她的境界,几乎超越了在场所有人,包括老将、老臣。

说到她的境界之高,一例可证,众人皆抓着俘虏一事不放时,而她却已抓住两国之交的关键之处:那就是实力!

由此回过头去看俘虏之事,全杀了又怎样?实力摆在那里!

别人震惊她的回答,于她而言,就像问了她一句“今日天气如何?”,她回答“好”或是“坏”罢了,所以,她才会自始至终那样的淡然。

闻人倾,她已具备了一员大将该有的智慧和气度,甚至更加出色。

让陆院长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闻人倾让人称道的地方,因为她这个年纪,练就那般沉稳坚定的心志和甚高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自己看不懂的地方,陆院长也只好把它归结为:这就是真正的天才!

“文比”考核结束,军帐里的众人也一一离开,但很多人依旧品味着闻人倾最后说的话,那些话很直白,但一语中的!

陆院长在与皇太女同行的路上说了这样一句话:“用好闻人倾,青国未来五十年,无人敢欺!”

不久后的皇宫里,女皇读着手上的折子,深刻的脸廓渐渐缓和,有了笑意。折子上赫然记着不久前发生在城南军帐的那场交锋。

“文比”结束后,“文比”考官自会去阅卷,而八名小将的竞选之路还将继续,下一项是在次日举行,是“武比”第一项考核,考校她们的个人武力。

此项考核又细分为三个小项:地面打斗,马上功夫、箭法高低。

此时在校场上演的,就是镇东将军嫡女宗政湥в胝蛭鹘����湃司驳牡孛娲蚨繁仁浴�

为免伤人,两人的兵器都是未开刃的长刀,黑瘦的闻人静上场出手,爆发出与她的身形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