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而后才简明扼要地汇报道:“下奴按照管事吩咐,一早起来先打扫了这个院子收拾妥当,而后便去了松竹院内听用。甘公子善良仁慈,不仅不曾安排下奴做苦累活计,还允许下奴在午后稍事休息。下午,甘公子的书童传唤下奴,下奴以为是有事情吩咐,谁料他竟然开始教导下奴识字。若非管事和甘公子反复说明教下奴识字是主人特别叮嘱的,下奴真不敢相信……只是下奴忐忑不安,还望主人明示教下奴识字的用意,这样下奴也好根据主人的需求格外留心努力练习。”

“那么以你之见,让你识字有什么用处呢?”我好奇地问了一句。 “主人曾让下奴读诗,下奴不识字又不会背诵主人喜欢的诗篇,想必是为了将来能让主人尽兴,主人这才特批……其实主人想听什么诗,让人教下奴记下就行。下奴记性一向不错,听过一两遍就不会忘的。” 他很少有如此自信的样子,当他说起记性好的时候,是不知不觉慢慢抬起头望着我,目光坦荡而纯净。不是淡漠疏离,反而添了几分罕见的神采,熠熠生辉,灼灼动人,吸引着我的心神。

听一两遍就能记住,若是短小诗篇也还算常理之中,我明显不信地说道:“我爱听的都是长篇大论诗词歌赋,等你背下来了要何年何月?还不如识字之后,我想听什么你能读出来,岂不是更方便?不提这个了,若是你不想识字就直说……我也不会勉强你。”

他并不敢反驳我的命令也不敢违抗我的安排,急忙解释道:“下奴知错,下奴会谨遵主人的吩咐。” “那好,你今天都学了那些字呢?有没有可以写给我看看的?”

他如实回答道:“下奴今日学了三个字,第一个字是主人的姓氏‘夏’字。”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沾了木桶中的清水,在青砖石地上写了一个“夏”字,一横一竖规矩而方正,却只是照猫画虎,并无经常写字的人练出的那种风骨意境。接着他又写了两个字“尘羽”。他解释道:“奉墨教了主人的姓氏之后就问下奴名字,下奴告诉他,他便教了写法……” 突然他停住了言语,紧张地将刚刚写出的那两个字抹掉,只留下一地凌乱水渍,他惊恐地望着我,身体瑟瑟发抖,眼中满是祈求之色。

“怎么了?”

“下奴知错,主人从没有以这个名字喊过下奴……下奴一时糊涂还请主人开恩恕罪。”他的声音也是颤抖的,“下奴虽然已经授了主人府上的印记,却还没有编号。主人尚未赐名,下奴是不该有名字的。”

036惊人天赋

我忍不住弯下腰伸出双手,抚在顾尘羽的肩头,用我最温柔的声音对他说道:“别怕,我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就责罚你的。

尘羽这个名字,应该是你父亲起的吧?是什么意思呢?”

他在惊恐中恍然察觉我的声音和动作都是充满善意的,渐渐冷静下来,眼神之中却还是存了迷茫,镇定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下奴谢主人宽容。‘尘羽’这个名字的确是下奴的父亲起的,下奴以前的主人并没有改掉这个名字,下奴愚昧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日才听奉墨解说,‘尘’如字面是小土、灰尘之意,‘羽’是鸟的毛发,轻微之物。下奴本就是卑微低贱之物,这名字也算合适。”

同样的字有很多种解释,“尘”也可以是囊括大千世界万物生灵的滚滚红尘。“羽”除了常用指代鸟虫的毛发翅膀,也可以指旌旗,有诗云:“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未必是轻微之物。北周摄政王那样有文采的人,给子女起名字一定是有深远意境蕴含了某种寄托的。不过,奉墨对一个奴隶如此解释名字,倒是花了心思不能算不贴切。

“既然是父母起的名字,就不用改了。”我的文采仅仅是书写公文那种层次,也没兴趣猜测摄政王起名字的用意。不如就沿用下去,我不必费脑子另外起名字,于我也没什么损失。

他的脸上终于浮起笑容,琉璃色的眸子里涌动着真实的感激之色:“谢主人赐名。其实……以前在北周,除了太后殿下,也没有人用‘尘羽’这个名字唤下奴。”

我好奇道:“那你是不是还有别的名字?”

他摇摇头,解释道:“宗人府在籍的低贱奴隶大多都是只有一个统一的编号,他们平时都用编号叫下奴,或者也不用什么名字,只管支使差事便是。”

“尘羽,这名字也算顺口。”我不愿见他压抑的悲伤与痛苦,便转而问道,“你今日就学了这三个字么?如此进度,怕是一两年也达不到我的使用要求呢。”

他面露惭愧之色,轻声道:“想必是下奴毫无基础,奉墨也不敢一次教太多字。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