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景阳钟鸣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清晨,临安城,苏刘义带着朱华、张天宗、陈宝、苏景由、曹陆等人在各城门城头严阵以待,按照事先计划,今日有可能是伯颜要围攻临安城的时间,容不得半点闪失。直学士院中书舍人高应松和殿前副将江铜也在苏刘义处等候。 杨义已经将万人敌制作了出来,只是数量不多,但是苏刘义已经飞鸽传书,不需要舟山水寨再送过来了,毕竟临安城的条件比水寨的好上很多。 大家心里都在焦急的等待,祖王爷在海上的战斗怎么样了,该有消息了吧?现在探马也过不去,四面都被元军围着,只能靠飞鸽传书了。 “报——”正在这时,行在皇城司所属探事司一名探人手中高扬着一道红线捆扎的信札,一边跑一边高喊,他是第一个收到信鸽传来邸报的人。 苏刘义接过信札,心砰砰砰直跳,这封邸报太重要了,有可能是决定我大宋朝是兴是亡的消息。他解开红线,打开信札,眯起双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双眼,仔细观看起来。 邸报是陈宜中写的,盖着他的印签,字体却是王昭仪的。 “臣忝受祖王爷之托报,德佑二年二月廿八日,我大宋水军六万人与元军左副都元帅刘深部八万人决战于盐官海域,午时开战,激战至廿九日丑时,蒙我主隆恩,三军用命,将帅同心,更有祖王爷用兵神勇,大败刘深水师,毙元水军大将王天禄、王邦杰及三万两千余,俘刘深及元军一万余,仅元军先锋蒋德及副将马福逃回,获战船四百余。我军损兵士七千余,战船二百余,刘师勇将军伤重。祖王爷示,着苏刘义将军坚守临安城,以防伯颜攻城。伏候敕旨。” 苏刘义读着读着,心情再难平静,双目泪眼婆娑,不觉一花,站立不稳,跌坐在城墙地上。旁边的众人不知所以,赶紧上前搀扶。 “快,快看,快上报。”苏刘义指着那张邸报道。高应松赶紧接过来,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也惊得张大了嘴巴。 “这……这是真的吗?”高应松并不清楚太多事情,但是昨天谢太后就派他来等候了,等到晚上也没有任何消息,只好回去,今天一大早又赶了过来。 旁边的江铜急了,这两个人这是怎么了,什么事能让他们这样呢?这个邸报写了什么? 江铜年轻气盛,性子急躁,他一把抢过邸报,匆匆看完,也是吃惊不小。他还算是反应较快,连忙搀起苏刘义,让随从扶住高应松。 “苏将军,末将要赶快送高舍人进宫呈报,这里就不久留了。”说完,揣上邸报,和高应松下城墙入宫奏报去了。 苏刘义定了定神,这呈报也得我去呈报啊,他赶紧命令亲兵骑上战马,将海上大捷通告给各位将领,自己则赶上江铜,三人快速朝着皇宫而去。 皇宫内,谢太后早已沐浴更衣,小皇帝赵显也被喊了起来,二人端坐在垂拱殿上,下面是吴坚、贾余庆、家铉翁等一众大臣。 “报,苏刘义将军求见。”邓惟善高声道。 “快宣进殿。”谢太后急切道。随后苏刘义、高应松、江铜三人快步进殿。 “大捷,大捷!”苏刘义面带喜色,双手呈上邸报。 张昭仪欲接过来转交谢太后,谢太后长舒一口气,示意苏刘义宣读。苏刘义定了定神,高声宣读起来,众人都竖起耳朵听,大殿内落针可闻。 苏刘义武将出身,中气十足,朗声宣读,高应松和江铜在旁边早已压抑不住兴奋。但让他们奇怪的是,苏刘义将军已经宣读了两遍,大殿内竟然无一人反应。 苏刘义暗道,肯定是和我一样,听到这个消息都蒙了,干脆我再读一遍吧。 第三遍正在读的时候,宫女朱静芬碰了碰谢太后,谢太后猛然惊醒,她看了看众人,大家也都还在蒙圈中。 “捷报,众位大臣,捷报啊!”谢太后喊道。 众人这才醒悟过来,这个邸报列出来的事情,简直不能让人相信,放在以前所有人都不会相信,还会有人质疑是假的,甚至有御史会加以弹劾。 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是从祖王爷那里传过来的消息,没有人会怀疑消息的真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大捷就肯定是大捷,大家都知道,祖王爷没有必要夸大其词。 家铉翁老泪纵横,“天不亡我大宋,天不亡我大宋啊。” 知枢密院事谢堂是谢太后的侄子,一直以来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别的大臣也许都能苟活,唯独他谢家,因为谢太后的缘故,可能会被元军斩杀,连投降都不能保住性命,最坏的打算和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被关起来,被流放。谢堂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大捷了,一直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吾皇和太后洪福齐天。”谢堂道。 吴坚、杨应奎、刘岊等人也都赶紧祝贺,有此大捷,这大宋的国运看来又要兴旺起来了。 “如此大胜,全赖众将士齐心协力,我大宋有上天佑护,我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谢太后高声道,“敲满景阳钟,召集众位大臣上殿,孤要太庙祭祖。”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