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第二卷 第五十六章 两个郁闷的人

老天爷每天都很忙,要行云布雨,普济众生,所以不可能什么都按某一个人的心意办。刚安顿好的第二天,不舒心的事就到了。

而事实证明,女戒、女则都不算什么,跟眼前这本比起来,那都是小菜一碟。

见过辞海吗?这本书比辞海还要厚,见过甲骨文吗?这本书里的字比甲骨文还要难懂。

次日一早,梅饭刚一睁眼,就有一个长得很像容嬷嬷的女人来到卧室。那女人自称王嬷嬷,是府里的教习嬷嬷。她站在她脸前,叽里咕噜地教训了她半天,先是说她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后又指责她说话做事礼数完全不对,穿衣打扮也全无章法,长得也土气,简直就是乡下野丫头一个。

就在梅饭觉得忍无可忍,准备发作时,她就给了她这么一本书。

“这到底是什么?”梅饭翻了半天,手腕都快翻断了,居然发现自己认不出一个字。

她前世也算个大学生了,后来又跟着天下第一才子的霁,学了十几年的学问。对于读书识字方面虽不算个状元之才可,也不至于变成一字不识的大老粗吧?

这到底是本什么鬼东西?

“这是梅府的规矩,你好好背过?”那女人冷笑着把书摔在她面前,仿佛青石砖一样的块头儿,好险砸了她的脚面。

梅饭吓得跳了几步。她一抬脸,突然发现这位嬷嬷长了一双好像老鼠般的眼睛,而且尖嘴猴腮,若贴上几根胡子,整个一个老鼠精。这样想着,不禁“扑哧”乐了出来。

“小姐笑什么?”王嬷嬷的脸更冷了几分。

梅饭微微一笑,“没什么,就是忽然觉得嬷嬷说的都好对。”

她冷哼一声,小声嘀咕了一句,也没听太清,大约是“真不懂事”之类的话吧。

看梅饭一副不怎么上心的样子,她又道:“大夫人吩咐的,一定要背过,到时会有人过来检查你。”

“我看不懂。”梅饭老实招了。暗地里大吐舌头,这就是梅家规矩吗?我的妈呀,大清律也不过如此吧。

“谅你也看不懂,这是南夷文。”王嬷嬷一撇嘴。

其实梅家祖先并不是真正的彩国人,他们是南夷后代,几百年前才迁到彩国,并与彩国人通婚,不过一些旧式风俗,却还是保留着。

对于这本南夷文,王嬷嬷也没指望她会看懂,只是叫她知道些梅家的历史而已。而真正的被译本的梅家规矩,还在后面。此时,她轻轻拍了几下手,紧接着几个丫鬟抬进一个很大的箱子。

看着一本本从箱子里拿出的书,梅饭开始头痛了。那书多得都可以给她当枕头了。

曾几何时,她还被逼着读书?快四十的人了还要看这些东西,这跟用钝刀子杀人有什么区别?

“限你三月之内全都背过。”王嬷嬷毫不留情地下令。

听完这句话,梅饭当场晕倒了。

可晕倒并不代表不用学,这个王嬷嬷每天都会前来监督,想跑都跑不了。如此过了两三天,她已近崩溃的边缘。

或者梅饭的郁闷还不算什么,梅府里有个比她更郁闷的,那就是梅二。这位二小姐一到府里,不招人待见的程度,几乎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她虽然是梅家二小姐,又被大夫人亲手养大,算起来却不是大夫人亲生的。当年大夫人的陪嫁丫鬟百灵心幕梅御,曾设计与他一夜风流。后来百灵怀有身孕,却离奇的在生产时死掉了,只留下梅二,一个没有亲娘的女婴。

大夫人怜惜孩子,便把她带在身边教养。并对她百般疼爱,千般呵护,虽说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只是后来因为她宁死也要嫁入荷家,既违背了父亲的意思,也和大夫人有了分歧,还因此大吵了一架。

梅二的性子倔强,只要自己决定的事,无论别人怎么阻拦也不会改变。大夫人大为恼怒,曾发誓今后再不见她,也说过从此不让她再入梅家门的话。

其实对于这种事,外人看的只是热闹,对于其中的沟沟坎坎,恩恩怨怨,恐怕只有身临其中的人才清楚。现在时过境迁,这件事已过了快十年了,对于事情的经过如何,很多人都淡忘了,可造成的怨气,却没那么容易消除。

这次梅二厚着脸皮回来,明显是过得不济。大夫人虽没大张旗鼓的赶她出门,却连看也不愿看她一眼。府里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攀高踩低的多如牛毛,更何况荷沐现在只不过是个身无分文的白丁,底下人又怎么会拿一个白丁的媳妇当回事?

更何况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