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大海战过后的第三天,青岛的一支10艘斗舰组成的小舰队曾经出现在山东半岛的威海一带,但是看到威海军事基地里多达100艘重型斗舰,这支小舰队的首领马上声称是昨夜被大风给挂来的,他们绝对没有任何破坏两家和平协议的,并立刻调头离开威海,返回了青岛。

威海的周水舰队早有命令,不许随意开战,所有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有看见,放这支小舰队回去了。虽然周水舰队和青岛舰队有地盘划分协议,禁止青岛舰队进入山东半岛的二山子岛以北的地方。但是周水舰队现在并不想弄出武力冲突来,尤其是和青岛舰队这个黄海海域首屈一指的实力舰队。

这十天时间里,周水造船厂疯狂的制造了50艘三牙楼船、200艘重型斗舰。

周水舰队依旧是150艘战舰,其中55艘是三牙楼船,淘汰的50艘轻型斗舰则卖给了盟友。其余的十三家同盟花钱把200艘重型斗舰、50艘淘汰下来的轻型斗舰都买了下来。整个渤海舰队舰只的总数快速恢复到450余艘。舰只数量还不算太多,但是考虑到三牙楼船、重型斗舰的占了一半以上的比重,这个实力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海战前的实力水平。

在经济方面,环渤海圈、黄河黄金水道,几乎成了燕国最活跃的商贸路线。陆地上各个城寨割据的局面丝毫没有环节,每一座城寨的玩家都对路过本城寨的马车进行征税,增强自己的财力。一辆马车从东北运输物资到燕国蓟城,途径七八座城寨,光是税赋就能让价钱暴涨个三四倍,甚至更高,如果倒霉遇到流寇的话,甚至货全被抢了,这直接限制了陆上的商贸往来。但是在渤海、黄河数千里的海疆上,只有周水舰队一家收航运保护税赋,绝没有第二家敢收这个费。一艘帆船运载着货物从辽东的营口出发,一直到燕国蓟城下船,海上收取的税赋只有10%,陆上收取的费用也不多,这大大减轻了商人们的压力,刺激了海上贸易的爆炸式的发展。周水舰队的强势,也给购买帆船的商人玩家们信心,不用担心在海上航行的时候遭到袭击损失。环渤海圈各地的港口、临海城寨,也迅速兴旺、增多了起来。燕国、齐国的经济中心,都有从内陆向沿海转移趋势。

周水联盟,无疑是这场经济战争的最大的赢家,独家垄断着塘沽口港口、双桅以上大型帆船的制造、斗舰楼船的制造,以及渤海征税权。

随着海上贸易的爆炸般的发展,渤海同盟的十四家势力,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首先是单桅帆船、舱船的需求量持续大增,这给各个同盟势力的造船厂都带来了大量的订单。另外,各个临海港口的发展,制造业、商业的繁荣,也给众多的玩家势力带来了经济上的好处,获得比内陆城寨更快的发展速度。

第二卷 铜器时代 230 通往铁器时代的两条路径

在渤海同盟休养生息这十天的时间里,秦小白专门抽空搜索了世界各大著名的游戏论坛、职业玩家专业论坛,想搜索出玩家们对《帝国》“时代制度核心技术”的之间关系的看法。看看究竟没有人跟他有近似的想法…………这制度和核心技术要相互匹配,才能让时代升级。

总共搜索出上亿条信息,用检索排除掉一些作用不大的信息,有价值的大约只有上万条。秦小白把它们飞快的浏览检索了一遍,这些帖子对时代、制度、核心技术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但是,并没有一条信息上明确的提出匹配这个概念。只有少数几份疑问帖子,在质疑为什么有一些技术被不明原因限制住,无法研究出来。提出这些质疑的,都是对技术研究非常深入的职业玩家。

秦小白清楚,当这种质疑出现的时候,那么离答案也将不远了,肯定会有其它玩家推测出其中的关联。中国玩家能够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外国玩家同样也能够做到。所有猜测出关键点的玩家,都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第一个取得突破铁器时代的玩家。

秦小白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第一个,或者至少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第一批进入铁器时代的玩家。

时代4。铁器时代…………帝王制、封建制度邦国制度、宗主国蕃国制、奴隶制。核心技术:略。

任何一个独立的国家,NPC、或者干脆是玩家自己,对内完成统一进程之后都有资格称帝。数万里疆域的大国是如此,数百里疆域的小国也是如此。只是大国完成统一之后威力太强悍,所以难度设定的更高一些,被分成了更多块,少则5。多则20以上。小国相对弱小,就算完成了统一也未必能和大国的一个小部分抗衡,所以难度更简单一点,被分为2块。(这里的国家指地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