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载重量大,多带些食物少装些士卒的话,可以在海上较长的时间。桅杆多帆多船速较快,适合海上短途遭遇战、长途追击。而且士卒数量和海上战斗力绝对比海盗船强一大截。风帆复杂,灵活性并不比小型船只差多少,除了狭小的港湾之外,大部分海域都占有优势。

新加坡玩家联盟大喜,有了这200艘多桅杆主力战舰,另外在配上一些他们自己生产的轻量级单桅杆战船,新加坡海军也算是小有实力了,至少不用可怜巴巴的被鄙视,连海盗都扛不住。

不过为了租借这200艘战舰,他们要担负起太平洋舰队2万士卒的粮食供给,看来得勒紧肚皮才行。这些战船如果能够保护新加坡的渔场,并且保护新加坡玩家的商船,以中印航海贸易的丰厚利润,那么总的来说还是很划算。

千里不留行亲手把200艘三桅战船,交给了新加坡玩家海军将领。看着新加坡玩家欢天喜地的把战船驾驶走之后,他淡淡笑了笑。

出借战船的事情,他已经得到小白老大的授意。

不论是借海盗打击其它国家商船,或者还是出借战船给新加坡,这些都是太平洋海军司令部预料之中的事情,而且也是对东南亚海域加强控制的一种循序渐进的布局。

太平洋舰队要控制整个太平洋区域,单靠蛮力和武力征服未必能够奏效。就算征服了东南亚各国,也未必能够让各国玩家心服,反而会丢失人心。借海盗之力,让各国的玩家主动向太平洋舰队靠拢,自然成了太平洋海军司令部优先考虑的策略。

打着围剿海盗的幌子插足进入东南亚,但是又不全力围剿海盗,令海盗有机会袭击东南亚各国玩家的商船,这既是商业竞争考虑,也同样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能够产生一箭双雕之效果。

利益是国家间最重要的纽带。

只有各国玩家被海盗袭击的损失惨重的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太平洋舰队对维护这一地区安全的重要性,才会主动接受太平洋舰队的存在。

就像新加坡,如果不是被海盗和马来西亚战舰袭击,海洋利益损失惨重,恐怕未必会乐意让太平洋舰队进驻樟宜港。

太平洋舰队如果无法正常进驻新加坡的港口,将难以控制马六甲海峡海运航线。说不定这里什么时候会被印度占去,将会直接导致中国舰队所面临的局势恶化。

现在,太平洋舰队借海盗之力顺利进入了樟宜港,又借海盗之力出租了一小部分的战船给新加坡玩家,将自身的利益和新加坡玩家利益逐渐深度捆绑。

如此一来,新加坡玩家才成为中国玩家的盟友,利益关系日渐巩固。这对太平洋舰队在马六甲长期站稳脚跟,从盟友处获得各种支持,尤其是补给方面的支持,这十分重要。

“海盗是个好东西啊,难怪小白老大总是说要善待海盗,不要把他们吓坏,看来这话果然不假!”

千里不留行嘿嘿笑了笑,把目光放在了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下一步,或许要借海盗的力量动一动这几个国家,继续在马六甲海峡一带寻找更多的盟友,获得更多的补给支持,为出征印度洋做更多的准备。

第二卷 铜器时代 291 海盗猖獗

新加坡。

自从大周王朝太平洋舰队在樟宜港驻扎,经过大规模的船坞、码头扩建,樟宜港已经成为东南亚一带最大规模的军港,每日进出樟宜港的战舰众多,主要是为中国船队护航,其次是在马六甲海峡周边的海域进行巡视,熟悉这里的地理水文,增强NPC水兵的训练度。

随着军事安全的好转,新加坡的其它商用港口也繁忙起来,每天在新加坡港口进出的渔船、货运帆船多达数千艘。渔船主要是在新加坡附近海域一带和公海进行捕捞作业。而在新加坡停泊的货运帆船,则主要是南中国海范围的船只和印度洋范围的船只,两地的船只都会在新加坡进行交易。

南中国海这一边,以中国船为主,以及菲律宾船、马来西亚船、越南船、韩国船、朝鲜船、泰国船、柬埔寨船、文莱船、印尼船、日本船。

印度洋这一边,以印度船为主,以及斯里兰卡船、孟加拉船、缅甸船。

现在《帝国》里的航海技术和造船业,已经能够较为轻松的承担二三千公里范围的远洋贸易运输。从中国的广州到新加坡,大约是2500公里的距离,而从新加坡到印度金奈大约是300公里。

如果仅仅是东南亚内部的航海贸易,新加坡港口并不重要。但是新加坡在中印海域交汇之处,正好承担了中国和印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