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艾牛

……………………………………………………

在线电脑阅读:www。87book。com

业余比赛也能磨练出天赋异禀的门前抢点强人?

一步步地进化让他在绿茵场上无所不能

可在无数进球后面,又有谁看透他因名利而带来的寂寞……

作品相关 关于《进球不成名》

2005年在北京认识林海听涛并与他同住酒店一间房间的时候,我还不大关注网络,更不知道林海听涛在网上是一个如此出色的写手。在看了林海写过的《我踢球你在意吗?》、《我们是冠军》等等作品之后,突然发觉,这不就是我自己当年在读书的时候也曾经幻想并尝试过的一种写作方式吗?随后,林海听涛也建议我到起点中文网发布一些自己的作品,并且告诉了我一些网络的写作技巧。在随后的几年里面,我把原先创作的《郁闷地踢球》、《一个夏天的足球故事》、《静悄悄》等作品都发到了起点中文网,但是由于作品太监和工作生活的原因,没有继续,而且也没能引起我所期待的反响。

2008年,我开始构思并创作《进球不成名》,相比于前面的作品,我延续了我喜欢的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风格,简而言之就是场下现实场上梦幻的写法,这其实与现在起点乃至整个网络界的风格有所不同。现在的很多竞技,开篇就是穿越或者重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进球不成名》的开篇有些冗长,铺垫了一个打工青年如何慢慢走进职业足球圈的故事,某些生活部分甚至可以拿出来当正常的都市言情来看,而一旦进入足球比赛,同样拥有与穿越或者重生类竞技一样的梦幻与激情,我觉得这样的描写可以让人更加真实可信,人物形象更加清晰。与此同时,关注中国足球将近二十年的我,也在场下描写中夹杂了大量的关于中国足球及中国官场职场特有的潜规则描写,相信这也是大部分竞技所没有涉及的部分,会让大家耳目一新。

我想创造的不是一个盖世英雄,但是不妨碍读《进球不成名》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获得身心愉悦的快感,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我们都是这个社会中的小小一分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一项别人不曾有的技能,只要你能把这项技能发挥到极致,那么普通人一样能够受到万众瞩目的待遇,一样能够走上人生的巅峰。

很幸运的是,《进球不成名》得到了起点中文网的青睐,在小范围网友之间的传阅也得到了好评,我蕴含在文字故事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读者间也得到了回应,这让我感觉很高兴很满足。这是我在起点的第一部A级签约作品,我自然不想这是最后一部,只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支持我的作品,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继续写下去。

最后,这本书献给我2岁的女儿佳亦,9月5日她刚刚度过她2周岁的生日。

作品相关 回忆96年亚洲杯:一部中国足球的浓缩历史

为什么说96年亚洲杯是一部中国足球的浓缩历史,因为中国足球带给国人的激动、失望乃至愤怒、无奈还有黑色的感觉你都可以在这一届亚洲杯里面找到。

小虫且为大家一一道来。

96年的时候,小虫只有16岁,正读高一正值花季,刚开始看足球,当时在家里想看足球比赛是不可能的,第一是借口去同学家看,借口还比较别扭,说同学家里只有一个人,要我去陪睡,后来父母不放心打来电话,居然是同学姐姐接的电话;第二是半夜定好闹钟爬起床来看,缺点是,不敢放声音,屏幕也只能调到最暗,然后哆哆嗦嗦地站在电视机面前看。

那个时候黄健翔还很年轻,足球之夜几个字对于我们来说还很神圣,比赛之前,黄健翔都要带着一个不知道哪个跟班坐在足球之夜几个字的大屏幕前神侃一顿,第一场比赛是小组赛对阵乌兹别克斯坦,我爬起来的时候,已经比赛下半场快结束了,杯具的是,就在小虫爬起来仅有的看球几分钟内,乌兹别克斯坦连进两球,然后就是范志毅边骂刘越边退场的镜头。

那个时候记得国足刚迷上万米跑,说这种方式练体能。

第二场国足翻身3比0大胜叙利亚,更悲剧的是,这场比赛小虫没有看到。第二天听同学说马明宇进了一个世界波,后来回家看体育新闻,果然世界波,行进中的远射,马明宇都射到坐地上了,不忘举起双手庆祝,随后黎兵一个近距离的头球,黎兵的庆祝方式和希勒一样老土,举个手伸个手指。还有一个进球是那英的老公,不记得和黎兵谁前谁后了,漂亮滴晃过门将小角度射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