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1/4页)

既然已经想清楚其中地关键之处,萨洛维卡也就不再犹豫的对身旁地翻译说了一大段话。

另边厢,崔剑锋也在感叹着“王石好是好,就是经验差了了点,和队友的默契也少了点,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回想起这一个多月来的经历,崔剑锋在为自己能把王石从一名对足球毫无认识的学生,一手带到现在这般能和当今世界上真正的一流球星相抗衡的地步而感到自豪。同时也对王石还存在着的一些缺陷而感到惋惜和不甘“要是能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一定能把这些缺陷弥补过来的,现在萨洛维卡肯定看到了这些缺陷。按常理预计,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也该有所调整了吧?”

于是当裁判吹响哨音,示意球赛继续进行的时候,球场内竟然出现了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态势。

中国队倒是没什么,球员们仍按着“五三二”的阵型展开散布到了己方半场,变化主要是来自巴西队。

柯罗拉多、特拉华、马斯特洛仍然滞留在中国队的球门区附近,并没有退回己方半场防守。

阿肯巴、索比罗、莫阿停在原地不动,他们所处的位置仍是中国队的禁区前沿。

就连后卫班萨雷宁、哥贝也跨过了中线进入了中国队半场。

这样一来,整整八名巴西球员都进入了中国队半场,所展现的完全是一种进攻的态势,而巴西足球队的防守力量就只有加斐、冈瓦罗尔这两名后卫了。

这时候足球却是被中国队的守门员赵梓森抱在怀里,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赵梓森把球长传,那么中国队留在对方半场内的森小雷、鲁烈格就有可能接到足球展开快速的攻势,在以二对二的情况下,森小雷和鲁烈格也不是没有攻破对方球门的机会。

“好魄力啊!”看着几乎是空空荡荡的巴西半场,崔剑锋苦涩的笑了笑后对持球的守门员赵梓森做了个手势。

这是一个陷阱!

崔剑锋知道萨洛维卡已经完全了解了自己的战术意图,不然他就不会只在巴西队地球门区内留下两名球员防守。这分明是一个充满了诱惑力的陷阱。

问题是现在中国队的大部分球员也留在中国队的半场区域内,只靠着森小雷和鲁烈格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突破由巴西后卫加斐、冈瓦罗尔及其守门员加芬联手组成的防线。

如果中国队由此展开全面的攻势,不但有违于赛前就已拟定的上半场防守策略,而且在中国球员前往巴西半场进攻地途中,巴西球员也会及时回防,这就等于是让球队打一场全攻全守的攻坚战。面对有着强大地后防和攻击能力的巴西队,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显属不智。

现在中国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守和拖延时间。好争取以极其微的代价熬过上半场。

等到了下半场,中国队就能恢复其擅长的“四四二”阵型展开攻势,到那时,以王石的体能状态,他完全可以来回奔跑于整个球场扳回比分。

很显然,萨洛维看也看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萨洛维卡把球队地主力放到中国队半场,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不给中国以拖延时间的会。在他看来此时中国队的两名前锋森小雷、鲁烈格还不能对巴西队的球门构成任何威胁,甚至在恰当的时候,留守后线的两名后卫也能抽一人出来参加到拦截足球的行动中来。

球队一旦得球,也能就地展开攻势,省去了球员来回奔波于整个球场地苦处,这样也能节省球员的体力,以为球队在下半场的比赛积蓄体能。

所以崔剑锋知道这样单纯的拖延时间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久守必失。更何况球员们此时所面对的,哪一个不是早已名闻天下的明星球员?

两位主教练都是久经风浪地球场老将,临场指挥的经验非常丰富,对自己麾下的球员以及对方球队的技术特点都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所以球场上的球员稍有异动,他们就能从中看到对方的意图而采取措施。

按照教练的指示。赵梓森把足球抛给了近处的王石。

王石接球后猛的一转身晃过了前来阻拦地柯罗拉多起脚便踢。

足球呈一直线高速飞离了王石地脚内侧,贴地往中线附近的曲振脚下滚去。

在穿过了索比罗地两腿间后,足球又从哥贝的身前一米处疾滚而过,准确的滚到了曲振的脚下。

这一球传的即狠又准,而且还很突然,索比罗和哥贝当时正在和贴身防守着他们的中国球员皮喜庭、文子华争卡位置,身体的重心偏远根本就不利于拦截足球,因此愣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