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卡西尔的这个动作确实让我感到了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很明显他们在日常的训练中曾经练习过这种打法,因为科维尔早已经调整好了步伐,准备接这个球了。 在我看来第一意识没有抢到并没有什么威胁,对于第二反应,我还是比较自信的。

脑子里只是短暂的停了一刹那,便跟着科维尔冲过去了。 停球,转身,这俩个动作在一刹那之间完成,精巧程度再次展示了科维尔的脚法。 晃动,再晃动。 不过他遇上的是我。 用温暖以前的话说是,“刘佳在一对一防守时就象个死人,无论你的身子怎么动弹,他都只关注你脚下的球。 而最终他地选择不是铲球把球破坏,就是直接和你肉搏把你放倒。 ”

而维度卡这次又栽倒在我这了,故意在左侧给他放出一条道之后,当他做动作的时候准备走的时候,直接贴身卡位,右腿一伸,便将球捅了出去。 球直奔那边的杜猛就过去了,球在杜猛那并没有选择停留。 作为后场的防守球员,谁都知道在后场中部带球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球经过后场的俩脚转移之后,直接到了郑聪脚下。 郑聪拿球之后,开始往前场突进,看起来很风光,拿球直接杀过去,但这种风光很快很快就直接被澳大利亚扼杀住了。 埃莫顿往前一顶。 卡西尔往后一包,郑聪对澳大利亚队员所做地一切这回是彻底的又让澳大利亚人还给了他。 澳大利亚拿到球之后,再次开始了进攻…………

郑聪这个球员,或者说他所处地这个位置是中国队中最重要的一个位置,其它的位置和它一比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这是由里皮所制定的战术所决定的,连接中国队前场和后场的唯一枢纽。 不同于那些中场菱形站位或者平行站位的442阵型,也不同于那些352,451之类地阵型。 那些阵型在中路打不开的时候,还可以直接选择边路突进。 但中国队不行,里皮的战术体系要求,左路和右路的俩个后卫必须安心于防守,确保在边路不给澳大利亚任何机会,而小肇的位置更多的是盯防卡西尔和对澳大利亚的中路进攻进行阻截。 而所谓的俩个边前卫季予和杨楠影再更多地时候看起来是纯正的边锋而不是那些还需要负责防守的边前卫,这就要求郑聪或者处在郑聪那个位置的球员必须可以把球从后场传递到前场,虽然中前场的进攻他不需要负责,但如果他没有办法把球顺利的、'炫'舒'书'服'网'地交给前场的进攻队员,那中国的进攻将直接面临瘫痪。

其实里皮在选择这种战术的时候,队里的球员私下里面就议论纷纷,虽然温暖这样的表面上说什么“球队的核心怎么交个郑聪,要交也得交给他这个从荷兰学成归来的‘超级球王’。 ”

但谁心里都明白,虽然这样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但一旦郑聪这一点被澳大利亚掐死……

但大家对于里皮地决定并没有把异议公开化。 我是处于对里皮地绝对信任,在我看来。 战术上的事情,银狐总会是赢家,留学归来地年轻人看我这个“老大”都没发话,他们也就不敢说什么了,至于国内的那帮球员,在我看来他们已经麻木了,有一次就曾经听到过他们私下里说什么出了事里皮滚蛋,他们则该怎么着还怎么着,要是现在公开质疑里皮或者顶撞的话,没准又得被足协直接开除出队,要知道中国国家队队员这个“金字招牌”对于他们谈合同是相当有帮助的。

如果说整整45分钟的半场比赛还不能让阿诺德看出中国国家队的战术的话,那他也就不用坐在澳大利亚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上了。 澳大利亚的中场球员开始在中场展开了紧逼,而紧逼的对象正是中国队的枢纽——郑聪。

下半场开始后的15分钟,虽然比分还维持在2:2,但中国队的情况变的越来越不妙了,阿诺德满意抱着膀子在教练席上坐着,而里皮则开始站起来看着场内的一切了。

除了我直接往前场的俩个大脚之外,整整15分钟郑聪只有2次成功的把球交给了前面的杨楠影,中国队的前场配合的是以中前场季予、杨楠影和陈寒枫的回撤为代价的。 回撤在组织,整个前场的进攻这回是彻底遂了里皮的意了——慢的太多了。

又是一次郑聪刚刚拿球准备带俩步之后交给前面的杨楠影,这回澳大利亚人连转身带球的机会都没有留给郑聪,刚刚停下的球便被澳大利亚人直接铲掉了。

澳大利亚反抢之后就地的反击!

埃莫顿反抢成功反抢之后,没有把球交给他们的中路突击手卡西尔,而是直接选择了自己带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