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嗯,路上当心,别赶得太急了。”

“知道。”

车快驶出巷子,李姑姑撩开车帘往回看了一眼,潮生还站在门前。

李姑姑眼眶一阵酸热,手一缩,车帘儿落了下来。 走了一段路,小顺听着李姑姑一直不出声,怕她心里郁闷,隔着帘子引着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潮生倒是运气好的。看着家里过得不错。以前她得伺候人,现在还有人伺候她呢。”

李姑姑在车里嗯了一声。

“这下姑姑可放心了吧?我知道你一直把潮生当女儿似的。她出去了,能过上好日子,姑姑也该替她高兴。”

“要你多话。你哪儿看出我不替她高兴了?”

小顺嘿嘿一笑:“姑姑要替她高兴,就别哭鼻子抹眼泪了。您手绢子够使不?不够我这儿还有一块儿借您。”

李姑姑笑着呸了一声:“猴崽子,好生看着路吧。”

小顺腿搭在那儿一晃一晃的,忽然说:“咦?前面那车……好象是温家的人?”

李姑姑有点儿纳闷:“你没看错?”

“没错。”小顺说:“那跟车的婆子我见过。”

“人家走人家的,和咱们没什么干系。”

小顺说:“我知道,就是刚好瞧见了顺口说。说不定是往咱们府里去的。”

“你又胡说了,温府在顺义坊,往咱们那儿去,怎么会绕圈子绕到这儿来。”

小顺说着没关系,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那车正好已经停下来。

小顺目光向上移,看到那大门上悬着匾。

姚府。

第13〇章 闻讯

经过潮生力争之后,许婆婆终于松口,让她进灶房了,不过不许动火,不许动火。

潮生于是只能做点心了。这个可以不动刀,蒸的时候由红豆来看火。

家里的材料并不象王府那么齐全,但是做出来的糕许婆婆还是啧啧称赞。

潮生觉得许婆婆这评价里面水份很大,一多半估计都是人情分。只要是潮生做的,恐怕就是端出去一碗白水许婆婆也会觉得特别甜。

不过红豆和何勇也都说好吃。

红豆是个很害羞的小姑娘,说话细声细气的,她手脚很麻利,力气也不小,提着一大捅水走起路来也不打晃。

几天下来,红豆也看出来,潮生是个好脾气的人,渐渐也敢说话了。她也说得一口官话,想必是许婆婆教的,不过话里也带着奉阳的乡音。

“再过几日就是姑娘的生辰”许婆婆笑眯眯地说:“姑娘也是及弃之年了……日子过得可真快。”

及并是大事。

在这个时候,女子及等,就代表可以嫁人了。

说实话,潮生并不知道自己的生辰是哪天。

上辈子的她当然知道,这辈子的她可不知道。进宫这么长时间,名册上只写了她是哪年生人,可没具体到几月几日。

“到时候,哥哥也来吧?”

“那是自然的。”许婆婆说:“就是现在不好操办,也热闹不起来,要委屈姑娘了。”

“不委屈,我高兴得很。有哥哥,有婆婆,还有勇叔陪我一块儿。”潮生说:“婆婆给我做碗长寿面吃就成了,用不着那些虚热闹。”

红豆小声插一句:“以前到了我生日,婆婆也给我煮过面”。

许婆婆笑起来:“你就记得吃。行,到那天也给你一碗面吃,你也沾沾姑娘的福气。”

红豆抿着嘴笑,看看潮生手里的活计,问:“姑娘这做的什么?”

“哦,天气眼看要热了,我想做件儿汗衫儿。”

许婆婆一看这尺寸花色就知道不是潮生自己穿的。

“这�…”

抖开来一比量,哟,潮生这样的体格能装下俩。

“给哥哥做的。”潮生不太好意思:“我也没量过他的尺寸,那天也没细看。估量着差不多。”

许婆婆细看了针脚儿,十分欣慰:“姑娘这手针线可真好,比小姐当年要强。小姐那会儿喜(87book…提供下载)欢读书弹琴什么的,老夫人不催逼她才不拿针拈线呢。”

潮生也笑了:“在宫里头练出来的。”

许婆婆对红豆说:“你去外头看一看,要是豆腐刘还没收摊子,就买两块儿细豆腐回来。”

红豆应了一声。

许婆婆又问:“有钱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