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1/4页)

站在女人的立场来说,潮生理解寿王妃。尤其潮生还是穿越来的,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她做的没错,可是不合这时代的礼法,不是一个贤妻。寿王呢?他肯定觉得自己没做错。他是皇子啊!连皇帝都一直纵容他的任性,除了腿上的残疾之外,其他的时候他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不念书,可以纵情声色……是的,做为一个与皇位无缘的皇子来说,他不算错——可他也并不是一个好丈夫。

中间还夹着个含薰。

潮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寿王和寿王妃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这其中必定有含薰的功劳。

寿王妃对她下药在先,又使人劫掠在后,含薰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些事理不清。

谁知道这事儿以后怎么收场?反正寿王的儿子现在还在诚王府里养着呢。

中秋那一日,几位妯娌又坐了一桌。昌王妃看着气色好多了,只是话比以前少了,脸上也没有什么笑容。寿王妃也是一样,板着一张脸坐在那儿不声不响。五皇子妃郑氏还是头一次在宫中过中秋节,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树上挂着圆圆的纸灯,乳白的颜色,看起来就象在枝叶间藏着一个个的小月亮。

潮生是早就看惯了,年年都是如此,了无新意。

本来郑氏和潮生也不大合得来,但是这会儿除了她也没有别人能说话了,那边二位都和锯了嘴的葫芦一样,一个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另一个酒杯好象就没停过。梁氏身边的丫鬟已经劝了两回,也不敢再劝了。

潮生说:“二嫂,虽然过节,可是酒多伤身啊。夜里风也凉了,喝点热茶吧。”

她很自然地把梁氏手里的酒杯拿走,示意宫人端了热茶过来。

梁氏已经有几分酒意了,热茶端来,她也不管不顾的,直接喝了一大口。

茶有些烫,梁氏哎哟一声,嘴里茶水喷了出来,杯子滚落在地上,茶水又溅在了裙子上。

那宫人吓了一跳,忙跪了下来。

“你这个……”

潮生忙问:“二嫂烫着没?衣裳可湿了?”

昌王妃也终于回过神来:“哎哟,怎么回事儿?”

梁氏总算还记得这是在宫里,忍下了脾气,对那宫人说:“算了,起来吧。”

丫鬟服侍她去更衣,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看来梁氏是洗过脸了,重新上了脂粉,可眼圈还是红红的。

这宫宴寡淡无味,好不容易挨到席散,潮生和四皇子在宫门外头会合,上了马车。远远看着前头正是寿王府的车,寿王已经上车了,寿王妃还站在车前,两人象是正在说话。离得远也听不清说的什么。

寿王妃忽然一扭头,也不上车,就这么往前走。丫鬟慌心跟上去——看她越走越快,没有要回头的意思,看样子竟然是打算自己走回寿王府去?

第二五二章 心软

寿王在原地发了一会怔才回过神来,连忙让车赶着追上去。潮生他们的车就在后头,梁氏的两条腿当然不如轮子快,可是她没停下步子,也没改变主意上车。

寿王撩开车帘和她说话,潮生隐隐约约能听见只字片语的,还是不知道他们说什么。但是猜着,应该是两人又口角了吧?寿王这会儿肯定在说,你有什么话上车来,回府再说。寿王妃八成回答的是,你自走你的,我一个人也能回去。

这架都吵到宫门口大路上来了,寿王再厚的脸皮也不能让这么多人看笑话。

“这人……”潮生转头和四皇子对望了一眼:“要不要去劝劝?”

闹成这样,也忒不成个事儿啊,总不能这么干看着。

“再看看。”

不得不说潮生猜得很准,那两位的对话正是这么几句,个别语气词上有出入,但大意是没错的。

寿王前后看看,眼见自己就要成街上的西洋景儿,忍无可忍,吩咐人:“把她给我架上来。”

两个人应了一声过去——他们哪敢硬架啊,一个就低声下气地说:“王妃,先上车吧,这夜也深了……”

梁氏身边的丫鬟也劝:“是啊,娘娘有什么话回王府再说,咱先上车吧。”

梁氏站那儿不动,寿王一怒:“还愣着干什么?”

那两个人不敢怠慢,连拉带托的就把寿王妃给弄到马车了。

“这真是……”潮生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梁氏的哭声从前头马车上传来。

这哭声又尖又响,夜里又静,听得清清楚楚的。诚王两口子面面相觑。不过这哭声只有两声,就没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