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潮生心想,皇帝是不是更年期了。以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糟心事,可没见皇帝这么迁怒过。不但迁怒宠妾,还迁怒儿子。

人开始衰老,就会表现在各种方面。

不自信,情绪不稳,皇帝现在就好象要急切的想抓住什么,证明什么。

抓住他的时光,证明他没有老。

可是和年轻貌美的妃子和年富力强的儿子在一起,大概只会让他更敏感的觉察到自己老了。

“那,还有别的事情吗?”

小顺点了下头。

“王妃不知听说没有,有人传说王爷和一个那边镇上的姑娘……”

潮生点了下头∶“听说了。”

小顺摸摸头∶“您没信吧?这事儿可跟王爷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我没信,可是这传言有点蹊跷,都快人尽皆知了。是不是有什么人在背后……”

小顺好象有点儿不知怎么说,可还是得说∶“那位吴姑娘确有其人,现在她也不住在自己家中,是王爷让人出面把她安置在行宫北边的一处园子里……咳,这是皇上的吩咐。皇上出去的时候,在湖上,正好那吴家姑娘也泛舟,就这么看上了……”

潮生感觉好象一道雷劈在头上。

好吧,好吧,其实这没什么。

可是,皇帝也是。要看上了那姑娘,直接给个封号领回行宫去不行么?还搞起金屋藏娇来了!难道真是常言说的那样,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这东西光明正大端饭桌上没滋味儿,自己一个人偷揣着啃几口就觉得特别的香?

……虽然那是皇帝,九五至尊。

……虽然他有可能是出于旁的什么原因……

但潮生还是第一下就想到,贱骨头啊。

怪不得郑氏会说这姑娘是四皇子安置的……而四皇子又不能替自己辩白这事。他怎么辩?跟旁人说那可能是我小妈不是我小妾吗?

可就算他沉默似金扛下这个黑锅,皇帝听了自己新欢和儿子的绯闻,就算误会,也不会高兴吧?

传这谣言的是谁啊!这也太恶毒了!真是打掉了牙都得自己和血吞下去,四皇子现在是左右都不妥,里外不是人。

“好吧,我心里有数了。”

潮生真不知说什么才好。

原来实情是这样,怪不得要遣小顺回来,别人回来未必敢说,也未必能说得这么详细明白。

潮生抽开四皇子写的信看。

一如既往,信写的很简单,而且对这事儿一字没提。

写下来的东西太不保险了,要是落到旁人手里——

所以信上只写了一些不疼不痒的事,比如行宫这边蚊子太凶,吃得还好,衣裳不太够穿,还要再捎一条夹纱被过去。关于边关如何,皇帝如何,妃子们如何,兄弟又如何,一字不提。

潮生心里有了数,虽然还是牵挂,到底不那么紧张了,催着小顺去吃了饭,自己把刚才写的半页信纸烧了,又重写了一封。

说家里一切都好,儿子好自己也好,天气热,最近吃了几家的寿酒和喜酒等等,也全是不疼不痒的日常琐事。反正小顺来了,有话可以让他捎回去,信上就不必费心的隐晦的问什么说什么了。

李姑姑听说小顺这么大太阳回来送信,亲自下厨给炒了菜,盛了饭和汤一起端过来。小顺正脱了靴子搁着脚歇着,一看李姑姑,忙的下地找鞋。李姑姑看他累的那样,心里也不忍∶“别起来了,就这么吃吧。一早就出来了吧?”

“嗯。”小顺忙把托盘接过去。饭菜的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他埋头不起,风卷残云般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汤也喝完了。李姑姑坐在一边看着,关切的提醒∶“慢点儿,别噎着。”

小顺吃完了一抹嘴,笑着跟李姑姑道谢∶“姑姑手艺就是没得说,在行宫那整天吃得是什么啊,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李姑姑顺手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说什么哪。这些天怎么样?王爷呢?”

“还好。”小顺说∶“鸿儿怎么样啊?可有好些天没见着他了。”

鸿儿就是李姑姑的儿子的乳名,这个名字起得可够费事,还请人掐算了八字,说是缺水,大名先空着,小名就起了个鸿字先叫着。

一说起儿子,李姑姑眼里满是笑∶“会淘气了,整天的不安生。”

“淘气好。”小顺没口子的夸∶“听说淘气的娃长大了都有出息。”

当娘的听人夸儿子,那心里的高兴绝对不带打折的,还得谦虚两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