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两人相识而笑,陈显翔道:“我们俩,现在是否有一笑泯恩仇的感觉?”

莫离笑得慧黠:“你对我,从来只有恩,哪来仇?”

陈显翔哈哈大笑:“算了吧,你那点小心眼打的小九九,我全看在眼里,你说,你若一心对他人好,而他人将你好心当作驴肝肺,是个什么感受?”

莫离脸红了,讷讷道:“非常时期说非常事,换个立场,你也不敢相信我的。”

“我才没你那么多心。”陈显翔没打算给她台阶下。

嗳,陈公子,做人要大度,尤其是男人。。。。。。

莫离知道有些时候,不接口才是真道理,大度一笑,好吧,我原谅你的不厚道。

陈显翔转首,遥望国都,心里默默道,皇上,殊途同归,大齐四海升平,给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衡量一个好皇帝的真正标准。

第二卷:凤渊风云(莫离篇) 第十三章:临木渔村

临木镇的临木河,因为河深浪急,易守难攻,是凤渊与大齐间的天然屏障,与其他陆地接壤的地方连年战乱不同,多年来这里的边界都很安宁,所以双方在这里设守备都不紧。

两国的渔民各自在自己的界内捕鱼作业,相安无事。甚至于风平浪静的好日子,两国的渔民们会在交界处进行一些物品交换之类的小交易,换取一些对方国家的特产类的东西。对此,两国的守兵们都睁只眼闭只眼,交换的渔民们满载而归时,也会顺手塞给当值的守卫们一些自己国家少见的稀罕物,所以说,守卫们对这种暗地里的水上交易市场,还是挺欢迎的。

陈显翔显然来之前仔细做过功课,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带着莫离轻车熟路的来到此处山凹的一个渔村里。

他俩到得早,出江捕鱼的船只还未归来,村子里只有小孩子四下乱窜,看到两人进村,胆小的便纷纷躲起来,有胆大的睁着好奇的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两个陌生人。

“你们找谁?”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叉腰问道,乌溜溜的大眼黑白分明。

陈显翔笑道:“找你们村长。”

“村长伯伯出江了,还没回来呢,他婆姨在家。”另一个虎头虎脑的黑皮小子探头回答。

婆姨便是老婆的意思,陈显翔笑眯眯道:“能不能麻烦你带我们去他家呢?我们在他家等候他回来便是。”

不多时,只听一阵童音欢叫:“船回来了!”

随着孩童的欢呼声,文婶匆匆探出头来,目光对上莫离与陈显翔后,又缩了回去。

莫离与陈显翔对看一眼,陈显翔微笑,暗示她稍安勿燥。

莫离早间与陈显翔一番详谈,疑心尽去,对他已经非常信任。陈显翔做事精细周到,谋定而后夺,这几天她早已深刻体会到了。现在既然已明白他是友非敌,自然不再多问,相信陈显翔自有主张,她跟着走,便没错。

渔船回来了,渔村立时热闹起来,一时间,男人丰收而归大声大气的吆喝声,女人们幸福满足的笑声,伴着孩子们的欢叫声,奏出一曲打渔归来的乐章。

一阵嗵嗵的脚步声传来,木质栅栏被人砰地推开,一个满脸红光的大汉大步走了进来,手上提着两尾鲜活的大鱼,边走边大声唤:“啊桂!怎么没出来接渔?”声音宏亮振耳。

喊完,才看到院子中有两个陌生道士,不由一愣,“啊桂,我不在家,你弄些什么人回家了?”

文婶啊桂掀开门帘出来,大声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这位道爷说找你的。”

“找我?”村长阿文一愣。

陈显翔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轻笑道:“文大哥,不记得小弟了么?”

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外貌却是全然陌生,阿文枣红色的脸上,狐疑不决:“你是?”

“琅瑶。”陈显翔简洁地吐出两个字。

阿文枣红色的脸膛一下子红得发亮,眼睛也亮了起来:“是你!快,里面请!”扭头斥道:“你这婆姨瞎了眼,怎么能让恩人在院子里喝西北风!”

文婶委屈道:“我如何认识。”心想,家里何时冒出这么两个道士恩人来?

呃,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人家的什么恩人,莫离侧目,年纪轻轻,阅历倒是不少。

阿文热情地把两人让进屋里,大声吩咐文婶泡茶。

不一会,热腾腾的两个大瓷碗捧了上来,碗黑呼呼的,茶汤泛黄,一看便知粗劣,陈显翔稍有不安地看了看莫离,便见莫离不动声色地道谢,接过茶碗,双手捧着,笑道:“好暖和,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