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孩子们此时还是单纯的年纪,解释得头头是道,我又不时添油加醋一把。岳云面皮薄,怎么着也已经隐隐感到了我希望的“一对眷侣”之意,渐渐又涨红了脸,握紧了拳,可当着皇子们不好发作。

直至我笑眯眯地松开手,岳云忙不迭地将手束在身后,退回一旁,再深吸一口气,目光忽闪忽闪地看着我。

我又故意赞道,“你们表现不错,现在嘛,朕为了奖励,给你们随意说个故事听吧。”

本来这就是我的强项,更为了吸引岳云,我抬手一指西湖边的雷峰塔,道,“传说,在塔下镇了一条千年白蛇…………不过却是一条有情有义的蛇妖。”

舫船悠悠行进,我将千年后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娓娓道来…………但在小节上,做了一些篡改。比如我说,法海和尚是许仙某个前世,沉迷降妖除魔的老爹。所以,这个出家人才对这段姻缘厌之入骨,半点不容。

而许仙,我把他塑造得有骨气了点,更借鉴电影青蛇的情节…………那许仙被法海囚在金山寺中,五百罗汉对着他念经,换得许仙大骂:我娶我家娘子,与你们何干?我就留恋红尘,沉迷情爱,你们这帮秃驴是嫉妒!!

“后来,趁白娘子和小青水漫金山的功夫,许仙终是逃了出去,他才不管自己娘子是人是妖,他只知道娘子为了自己可以连命都不要…………如此贤妻,夫复何求?于是,许仙就徘徊在他们初见的断桥边,终于有一日,等来了爱妻和小青。”

我故事讲到这里。

伯琮却困惑问道,官家,为何白娘子会被困在塔下?

我一挑眉,道,因为水漫金山做下了太大杀孽…………白娘子不得不随了法海而去,埋身塔下恕罪,直至雷峰塔倒,西湖水干。

“那许仙呢?”

“嗯,许仙也跑去出家了。他说,只愿上天将自己修行所得的功德,算在自己娘子头上,如此便能让她早早脱离苦海。”

我见两个孩子颇有些愁苦地看着迤逦湖光,估算西湖水什么时候会干,微微一笑道,“白娘子不是凡人,所以,终究有出塔的一天,只是许仙会老,会死…………白娘子还会继续寻找下一世的许仙吧。朕想,他们将来会重逢的。”

借喝茶润嗓子的机会,我再细看岳云…………他当然早就被我说的故事牢牢吸引住,此时此刻,也凝望着远方的雷峰塔,回味惆怅。

薄薄斜阳照在岳云的脸庞上,恰镀了一层浅浅的金色,湖面清风吹得他衣袂翻飞,他也浑然不顾,只怔怔靠在船舷边。

我舍不得挪开视线。待到岳云再望向我,我便起身走到他身边,商量道,“云儿,朕听侍从们说,西湖边有家宋氏,做的鱼羹很好。朕想让孩子们尝尝。”

他转头道,凭官家做主。

于是,我便令随从,去岸上买来。等那一瓦罐依旧热滚滚的羹汤被小心翼翼送来舱内后,我拉了伯琮伯玖,故意坐了桌子的三侧…………眼见岳云只想往矮椅上将就了,便拿着筷子敲敲那方空位,笑道,咱们要像一家人一般团团围坐在一处才好,你一个人跑那边去干什么?

岳云推辞,说不合礼仪。

我一想,也不逼迫他,笑道,罢了,伯琮伯玖,应祥这是对咱们行君臣之礼,你们也还他一个师徒之礼怎样?

于是,在我的示意下,两个孩子,一个拿碗,一个布筷,生生“侍奉”了一回师父。我更是借势道…………“还有咱们的君臣之谊,知己之情,朕也应该表示一番。”

我亲自舀出一勺香糯嫩滑的鱼羹,含笑给岳云盛好。

再回到那一桌,耐心给两个小家伙也一人送上一碗,最后才轮到自己。我端起碗浅浅尝一口,眼睛却瞧瞧瞄向岳云…………不料正对上岳云的视线,一触及我,他又急忙垂眼,大口喝羹。

我笑着低声道,都慢些,这鱼羹虽然无刺,却小心别烫着了。

待放下碗,我用帕子擦擦嘴,一本正经道,朕听说,这宋氏是汴梁旧人,难为她做这羹,将鱼刺剔得干干净净…………朕甚感用心良苦啊。你们可知道她寓意何为吗?

伯玖伯琮对望彼此,浑然懵懂。

我望向岳云:应祥,此事也是你心心念念所系,你可愿意提点一番两个孩子?

岳云被点名,不得不缓缓站起身来,转头望向迤逦的湖水,未几低低道,臣妄言了,臣以为,宋氏是取“骨肉分离”之意。

我点头接道,正是,宋氏一介妇人,都借此羹,希望食客们不要忘记,与故土亲人骨肉分离之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