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官家今日在营门口一场大闹,未必没有传到云兄弟耳朵里,他却不曾出来与官家照面,官家可有想过缘故?官家再想,岳伯伯见了官家为云兄弟做至此,是感动于官家的痴情,还是越发憎恶云兄弟竟与官家有私??”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般,砸得我晃晃悠悠脸色煞白。

韩彦直瞧在眼里,又皱眉道,“官家若想再见云兄弟,依臣的估量,只能暂缓一时。官家不若在此期间用心打理国事,让岳伯伯知道,官家若得云兄弟近身辅佐相伴,更能利国利民,这般才有慢慢转圜之机。”

我颓然跌坐,伸手摸向怀中珍藏的收有他发丝的锦囊,死死贴在面颊,抵于额间。过了一会,又盯着手指上的铁戒环………恨不得上面生出红线,曼曼延伸至另外一枚,紧紧相缠…………是从心中血肉深处扎根长出啊,凭谁能斩断?

生离 下

我穿着端正的宋制冠冕,高高坐于大庆殿的蟠龙宝座上。殿门内外,北迁而来的官员以秦桧为首,整齐两列正向我叩拜三呼万岁。我抬手略略掀起垂下的玉藻,盯着武昌开国侯,北伐大元帅那一位置的空缺,心中紧揪,茫然地望向前…………宫墙高耸,宣德门的琉璃瓦泛着刺目腻光。殿外御桥十六道,横贯南北,哪一条是我的出路?

韩彦直再三奏请,我依旧心不在焉,随口敷衍道,你自行定夺吧。

话一出,才意识到众人脸上的神色。韩彦直低头,恭敬沉稳再言道,官家,完颜亮所言欲与我大宋议和并送还太后一事,臣实在不敢妄自决断。

决断?议和?我想一想,慢慢道,如今大宋占尽优势,幽云十六州已悉数在我势力之内,议和与否,议些什么该全由我大宋说了算。如今局势下,我大宋加紧巩固北边的地才是首要之事。

顿了顿,我半合上眼,道,“朕想委派鹏举任定北节度使,率部巡驻十六州各府县,屯兵屯田,众卿以为如何?”

一干人等又开始面面相觑,当然,这几年朝堂上我如此宠爱岳家,节度使可远远不是虚名了,若岳飞有那么点异心,重兵在握,他藩镇割据当个土皇帝也不在话下。

…………不知怎的,我心里滋生出一种阴暗。偏偏就是要把岳飞摆在可拥兵自重可黄袍加身的位置上…………那后世敬仰,万古流芳,精忠报国,伟大的岳武穆,哈哈,若用这赵构皇位,毁你万世口碑也不算亏!!

只若真有那苗头,要保证继承人只有云儿,就得给岳飞先下绝育药,还有李氏的血脉,三个小孩全部断不能留。我边想边暗自攒紧了拳。

臆想又被韩彦直打断,他奏道,官家,岳家军刚刚经历数月大战,依臣浅见,不如趁当前战事缓平之时,犒赏将士,也令其稍作休整。定北驻军一事,可由各路大军协调兵力,统筹行之。

我耷拉着眼皮,还未来得及开口,突然瞧见秦桧恭恭敬敬出了列,道,“官家,此番北伐大胜,官家不妨在紫宸殿设宴,召有功将士巡序排坐,官家赐酒,君臣和乐一番?”

我心中一动,多瞧了秦桧老脸一眼,见他垂袖稳稳,卑躬着身子越发低了几度,便道,“丞相此言甚好。传旨着人修缮紫宸殿,朕要在那亲持壶劝酒,以慰将士。子温…………”

我终于和颜悦色道,“你们父子一对,正好能与鹏举父子坐个对面。朕也要钦点刘琦他们父子前来,我大宋忠烈良将都是子承父业,代代传承。”

韩彦直只得谢恩。然而旨意一下,几乎所有被邀请赴宴的将领们都给我上书谢恩。惟独那岳飞…………他竟代子岳云拟了一封推辞函,口称大病未愈,怕传染了官家委实不能进宫。

我瞧着那完全不是岳云的字迹,心中怒意狂泻,一把抓起来狠狠撕扯两半,揉成一团,重重往外掷去。

呆呆跌坐在冰凉坚硬的紫檀木椅上,听得窗外声声蝉鸣…………院落浓荫密布,已经初夏,初夏了,云儿的生日就快到了。这些日子,我依韩言直所说,兢兢业业处理国事,可是却始终见不到云儿一面,这到底要忍耐到什么时候?

我困兽般踱到窗边,抬头望着天际上那漂浮的悠远白云,终于慢慢俯身捡起皱皱巴巴的纸张,一点点复又平整展开。

我要自己谋划。不再苦等。

又翻出岳飞的例行套话谢恩奏折…………好,总算他还会来赴宴。这便成了。

我喝声向垂首侍立在外的蔡公公下令道,“召九郎来。”

很快,杨九郎便奉旨来到垂拱殿。如今他也年近二十,正是混合了少年俊秀与青年英挺的年龄。在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