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陌小云似乎没有先前的那样失望了,至少,她觉得留在这里也并非是一件什么不好的事情。通过了刚才碧瑶对自己的关怀,她想,在这里有了依靠,或许也能够生活得很幸福。

“啊……”

“呵呵,不过你们也不要失望,隐藏阵法存在着宝藏倒是真切的。这是飞禽走兽谱,天下间已经失传的音律,我现在把它交给你们,希望你们好好的保存。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现在我也要离开了。”说着,道童就消失在了隐藏阵法之内。

原先发着耀眼银光的隐藏阵法,这个时候也已经变得灰色暗淡了,也许,它已经失去了它原先拥有的灵气。

第三百零八章搭救白玉(上)

话说晗嫣那边,已经派出了无尘去探听陈子涵的消息。白玉被陈子涵秘密的关押,但是白玉却没有遭受到什么损伤。很明显,陈子涵的意图并非是想要加害白玉,而是想利用白玉敲诈大齐一笔,这样军费也就有了。

脱离了大康的援助,陈子涵自立为王,已经激起了大康民众的众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陈子涵得不到丝毫的帮助,只是靠着边境三十万的大军苦苦支撑着。似乎,陈子涵还感觉不到他的穷途末路,当时选择拥兵自重实在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白肃还是在大齐皇宫焦躁的等待着,女儿虽然已经有了下落,可是陈子涵那边却迟迟没有派出使者来约谈。仿佛陈子涵根本就不着急似的,白肃已经是火烧眉毛了。只要自己的女儿在陈子涵的手上哪怕是多出一刻的时间,那么就会多出一刻的危险。

现在的天下,列国都已经准备着休养生息。毕竟一年之中,只有过年的这个时间段,列国才能保证停止战争的可能性。所有的人都忙着过年,都忙着和亲人团聚的日子,谁也不希望战争,不希望血流成河。这是所有列国子民以及士兵的夙愿。

大康而今的情势和韩国没有什么两样,韩国国内的情形则是由韩国君主韩孟和言无忌掌控着,而大康也已经濒临了一分为二的局面。一个昔日强大的大康国,在陈子涵的介入之后,逐渐的走向衰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应龙弑父夺位,已经让张靖伦这样的老臣失去了辅佐的信心。每位大康的臣子对大康现有的情势并不看好,而从衰败走向繁荣的大齐,很有可能取代大康现在的位置,一跃成为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此时的李应龙踌躇不已,本是派遣着小丽到陈子涵身边做卧底的,可是却迟迟得不到消息。而大康边境的心腹也失去了和大康秘密往来的书信,这一切非同寻常,让李应龙嗅到了一丝丝异样。

因而,李应龙赶紧召集了大康所有的臣子,紧锣密鼓的商议着陈子涵去到边境的事情。

“大康亡矣!大康亡矣!诸位爱卿,我大康延续数百年以来,到我李应龙的手上彻彻底底的衰败,继而走向败亡的局面。这是我李应龙之耻,也是你们这帮大康举足轻重的臣子之耻!

现在面临着来自燕国和大齐的压力,我们大康即将被这二国蚕食。外有外敌,内有陈子涵作祟。此次派出陈子涵赶赴边境守御大齐,却迟迟得不到音信,陈子涵之心,路人皆知!”李应龙悲恸的述说着一切。

他很是明白,尽管和大秦联盟,那也并非是真正的联盟,只不过双方都是各取所需罢了。你需要我的人力,我需要你的财力,双方只不过是秉着合作的关系。一旦燕国和大齐强攻大康,大秦这个盟友也即将失去。天下,不再是大康的天下,大康的子民亦不再是大康子民。

张靖伦默默的站在一旁,这样的局面他早就有所预料。只不过,现在李应龙这个时候才预料到,的确是有些晚了。

群臣们瞪着眼睛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是干瞪眼。大康在李应龙的领导之下已经变得是乌烟瘴气,所有的群臣都希望通过改革重新划分大康的局势。然而李应龙刚愎自用,群臣们都不敢抒发己见,怕引火烧身。时至今日,这也是李应龙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

“爱卿们,大康并非是我李应龙一个人的大康,你们身为大康的臣子,身为大康的重臣,我希望你们也为大康出一份力。不要让大康走向真正的灭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难道不应该为大康出谋划策么?”李应龙无奈的说着,从前那个不可一世的李应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他现在才知道,君轻民重,而一些官员的心声也恰巧代表着大康子民的心声和意见,从前的朝会上,李应龙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听取任何一个官员的意见。现在想要改变以往的举事作风,可是是不是有些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