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我这才发现戏服的线头被人动过手脚。”

“为何不换一件衣服上场?”梁笙南问道。

“我只是想知道,到底是谁要害我。”我答道。

“现在你知道了?”他问。

瑛瑛也看着我。

我点点头:“是的,但我宁愿自己不知道。”

“你就算不知道,她以后也还会做这种事,留在教坊中,早晚是个祸害。”瑛瑛说道。

我黯然。我不是无条件无原则善良的小白兔,但是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心里却很难受。

“有些事情,知道真相不一定是件好事。”梁笙南看着我,温和地说道。

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

出了节度使府,林义老伯、梁笙南、我、瑛瑛、渲桃、沁兰几人去庆功。

不管发生了怎样的不愉快,今晚的演出总算成功。本来仲玉写出剧本,功不可没,但他身份尊贵,要留在节度使府吃喜宴,大家商议之后便决定改日再请他。

我们一行六人找了个小菜馆,店面虽不豪华,但却洁净。因为夜已深,街上行人很少,店中更是清静。

“现在的隋阳,要找这么一家深夜尚未打烊的饭馆,也不容易了。”落座后,梁笙南感叹道。

他说的是实情,李不凡接手隋阳后,控制得很严,市面上萧条了很多。

我和瑛瑛听了他的话,不免想起些往事,俱有些黯然。沁兰见状,忙转移话题:“对了,你们方才说,咱们今天的这出什么‘歌剧’,很受欢迎,想换个方式表演,可是真的?”

梁笙南点点头:“不错。方才演出完毕,我在台前收拾乐器的时候,喜宴上的一个紫衣男子走过来对我说很喜欢我们的节目,想要多看看。”

“真的?那你怎么说?”渲桃兴奋地问。

“我让他改日到教坊来看,”梁笙南说道,“不过我觉得咱们今天的节目有一点不好。”

“什么不好?”渲桃和沁兰异口同声地问。

中部:流年遭逢 第一百一十章 雅俗共赏

“咱们的节目形势很新颖,但剧本的歌词和曲调都太老旧,词又不够白,恐怕人们看久了也就厌烦了,”梁笙南说道,“毕竟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看节目的时候总是希望可以得到休息,过于艰涩文雅的话本只会令他们感到疲倦。”

“是吗?可看今天的情况,反响还不错啊!”渲桃嘟囔道。

沁兰和瑛瑛没有表态,一齐望向我。

“丫头,你觉得呢?”林老伯问道。

“梁大哥说得没错,”我说道,“尽管现在反响不错,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很有可能就会被厌倦。卢大人的剧本写得很不错,但是有两个问题我们绕不开:首先,卢大人身为礼乐钦差,公务繁忙,未必总能抽出时间为我们写剧本;其次,就算卢大人愿意并且有时间为我们写剧本,可他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写出的东西总是比较高雅、不够通俗,这就增大了其作品流通上的困难。换言之,如果我们想要更快让更多人对我们的‘歌剧’喜闻乐见,就必须对其进行一些改造。”

梁笙南不住点头:“对对,玉娘说得没错!我正是此意。”

“那怎么改造呢?”瑛瑛问道,“按照玉娘的意思,我们需要把‘歌剧’改造得更通俗,但是如何能做到通俗而不庸俗,这是个难题。毕竟我们作为官办教坊,还是经常要接待达官贵人的。”

“这个容易,”我笑道,“我们对‘歌剧’所做的改造,并不是说以旧代新,而是新旧并行。”

“新旧并行?”众人异口同声问道。

“不错,”我得意地答道,“我们要高雅和通俗并行,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演出的场次,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照顾到最广泛的观众群体。”

“噢,我明白了,”沁兰接道,“也就是说,我们面向不同的观众,提供不同的节目?”

“不错,”我点点头,“你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节目,而不同的观众会自然选择观赏不同的节目。”

“这主意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梁笙南说道,“我们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剧本来上演剧目呢?”

“这不难,”我笑道,“要高雅剧本不容易,要通俗剧本还不简单。只是要每个剧目都配上曲子,那却是个大工程。”

“玉娘,这倒不是大工程,”梁笙南提醒道,“我记得你在教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