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太后慢慢地站起身,踱步在一旁瞧着屋内的一株兰花,道,“你的性子倒与慕白有几分像,若不是你这张脸,我倒要怀疑你是否是林浩然与杜蘅的女儿。”

“前尘往事,皆已放下。如今,我是赵氏锦绣,九少的妻而已。”赵锦绣回答,也是瞧了瞧那株兰草,无一倒外,江慕白养的都是国兰,只是这株的花型比较好,这六月里倒是开了几朵白色的花朵,花型不够好,却也是有似有若无的香,夹杂在屋外飘进的荷香中,别有一番韵味。

赵锦绣本来想问一问关于杜蘅和林浩然这对挂名的爹妈的事,但总觉得今日不太恰当,所以也便作罢。

想了一会儿,抬头看太后,她却还是瞧着那姝兰草,像是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赵锦绣正要说话,太后却是突然说话,道,“五年前,慕白遭人害,命悬一线,哀家遍寻名医,皇上也是忧心忡忡。后来,慕白好起来,性情与谋略都为之一变,倒是喜欢养这些花花草草,把桂城也治理得不错。那时,皇上曾与几位大臣暗地里考核过众皇子,皆认为老八和慕白资质颇好。且认为慕白心胸过人,做事得当。曾有心将大夏交给他。”

赵锦绣一听也是一惊,倒不知这江世云竟是动了这等心。不过,本来嘛,许华晨本身就是光华耀眼人,无论他如何敛起锋芒,可一举手一投足,都会让人臣服。

太后理着那茅草兰的叶子,兀自叹息了一声,又淡淡地说,“竟不曾想,皇上招了慕白入宫,他却是对皇上说没有君临天下的心,且说自己出手太狠,一旦做帝王,怕是得要与一些兄弟对决,保不全兄弟。

那时,皇上动了怒:叫他滚到桂城,永远不要回到广城,也永远不要踏足莞城宗祠。慕白真的再也没有回来过,连哀家……,都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动荡,才见到他的。”

赵锦绣听着她的叙述,不太明白这太后到底要说什么,不过这些信息倒是说明江慕白在大臣眼中的口碑并不是那么坏。

那么,江慕白拿下大夏的事,或许比自己想象中要好得多。

第三卷 第五十七章 过招(二)非得如此

大后还是轻轻抚着那兰花的叶子,又是轻叹息一声,这杀伐决断的女子,这刻竟有着柔软与落寞。

赵锦绣总觉的这刻自己该说些什么,或者安慰,或者是转移话题。

可她一言不发,只是瞧着太后还算曼妙的身材,暗自想。这女子怕总来不会说废话,她说的每句话定然都是有目的的。方才是她在静观其变,等自己显山露水,那么这会儿,自己也静观其变,瞧瞧她到忘有何目的。

所以,赵锦绣只是静静地站着。

终于,也许是见赵锦绣竟没有开口问什么,在片刻冷场后,太后忽然转身,瞧了赵锦绣一眼,道:“你可知慕白从来没有君临天下的心?”

太后这句话:气势有些咄咄逼人。赵锦绣本能地退一步,回答,“九少心底纯良,不喜勾心斗角、血雨腥风,锦绣向来知道。”

太后并没有看她,只是指头一拈,将那兰花掐下一朵,在手间把玩着,尔后慢腾腾走到主位上坐下,颇有些居高临下地瞧着赵锦绣,淡淡地说:“可是他从桑国回来,竟是主动见了哀家一次,他对哀家说:

母后,儿臣突然间很有兴趣要这天下。你知道,那一刻,哀家有多么的震惊吗?”

太后说到此,目不转晴地瞧着赵锦绣。

赵锦绣微敛双眸,大约知晓太后要说到什么,但她只是瞧着太后一笑,客套地说:“九少向来怜民,不愿看到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这份儿博大情怀,自然会想要结束这乱世割据,君临天下,许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太后冷哼了小声,道:“你也不必说这样的场面话。”

赵锦绣略一垂眸,道:“锦绣所言,皆为事实。”

太后将那兰花一扔,有些怒道:“他极少对任何事,任何人上心。

当他说他对这天下很有兴趣,哀家也是一惊,派人查探,一直到你来到江城,这才清楚明了个中缘由。而他把你铜墙铁壁地防护起来,却准许哀家的人进出兰苑,且对哀家的人并不隐瞒你的身份,你当真不懂这是为何?”

赵锦绣没想到太后居然会将这件事这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先前,赵锦绣在怀疑韦管家以及八大丫鬟的身份时,便想过江慕白这一举动的。暗自猜想江慕白是要通过太后的这些眼线将她赵锦绣的身份以及种种手段、对他的喜欢都统统传递给太后知晓。在让太后存接受她的同时,让太后忌于她的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