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啊,竟是蒙毅蒙将军,真是失敬失敬”林夕脸上做出震惊之色。

“兄台不必如此,在下只一凡人尔。更加惭愧的是,座拥三十万精锐戍卒却只能困守孤城,实在是有愧于百姓,有愧于皇帝恩典”蒙毅对着林夕惭愧一笑。

两人就座,林夕端起酒杯向蒙毅道:“将军驻守一方,保我大秦百姓,小弟特敬一杯。”说完不待蒙毅反应便一饮而尽。

蒙毅脸上惭色更浓,勉强笑道:“唉,林兄谬奖。如若放之四年前,林兄此语或可厚颜相承。然则自从天下大乱以来,在下便一事无成。”

“将军此话怎讲?”林夕不解道。

“此事说来话长,在下与林兄一见不觉投缘,便为林兄简单讲解一番。”蒙毅端起酒杯沉声道。

“四五年前,匈奴内乱,几大头领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地盘纷纷大打出手,因此无数匈奴人无家可归四处流窜。但匈奴人性好嗜杀而且掠夺成性。而我太原城正处匈奴边界,因此便成了匈奴人的掠夺对象。几年来,匈奴杀戮百姓、掠夺女子财富无数。我虽率军数番厮杀,斩杀无数。但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此事。一年前,我副将王贲曾欲率大军对匈奴进行一次大规模战争。对此事我亦极其赞成,因此上报朝廷请求拨付军需。然而换来的却是我军一年多没有得到任何军需粮饷。眼下即便是有心杀贼却也无力,这一切全是在下无能所致”蒙毅仰头把“寒风”一饮而尽,语气说不出的苦涩。

“最恨生平事,未尽胡虏血!”林夕霍地站起恨声道。虽然蒙毅说的简单,但言语之间百姓所受之罪却可想而知。这让林夕想起现实中华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因外族而受到的磨难,不由得内心愤懑难平。

“好一句最恨生平事,未尽胡虏血!遥想先王在世当年,我大秦国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西逐蛮夷,北却匈奴,大秦兵蜂所指天下莫不震动。”蒙毅昂然起身,周身扬起澎湃战意慷慨道。

“不知皇帝陛下为何断掉将军军需,岂不知太原乃我大秦门户,如若失之则必是生灵涂炭之局?”林夕虽然心中愤恨但却没有忘记此行目的,言语间不由得对秦二世大加不满,以此来试探蒙毅对秦二世的态度。

“林兄断不可如此说,皇帝陛下虽说有些亲近小人,但此中轻重又岂会不知?想来是朝中那些奸佞之臣阻塞天路,同时加之国内叛军四起,一时无暇兼顾北方。”蒙毅脸上升起不满之色沉声道。

“哼”,林夕冷哼一声,直视着蒙毅道:“将军此言恐怕有些言不由衷吧?在下游历四方,亲眼所见大秦烽烟四起,咸阳城却依旧声色歌舞”顿了顿林夕接着道:“大秦内有权臣当道,外有义军四起,秦二世昏庸无道,昔日强大的大秦国倒倾便在眼前!将军智勇双全,加之手握重兵,为何不揭竿而起重拾旧山河!”说完林夕便双目精光闪闪的经盯着蒙毅。

“砰”身前木桌被蒙毅一掌拍碎,旋又被他散发的强烈气势荡开。“住口,你是何方奸细,竟来蛊惑本将?”蒙毅暴怒道,同时气劲紧锁林夕,只要林夕一个回答不好便会受到暴风雨般的攻击。蒙毅带来的两人同时擎刀围了过来。

“在下不为何人!为的却是这大秦百姓,为的是将军心中那驱除胡虏之志!”林夕夷然不惧,直视着蒙毅沉声道。本来就对能顺利收服蒙毅不抱任何希望,此时林夕只不过是在加定自己除去蒙毅的决心。因为他发现蒙毅是个可以值得交的朋友。

闻听林夕此言,蒙毅脸色稍解,但仍沉着脸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蒙家世受皇帝厚恩,这叛国背君之事断不会做出。同时奉劝阁下一句,最好尽快离开太原城,否则不要怪我把你当作奸细抓起来。告辞!”说罢蒙毅便怒冲冲而去。

看着蒙毅远去的背影,林夕低声道:“相见恨晚时,奈何天弄人?蒙毅,你必须死!”说罢亦扬长而去。

日落时分,林夕在太原城一山丘之上手拿“忘忧”酒,静望着西天的夕阳。自己和荆轲、高渐离约定子夜在此处汇合。想来二人也应该快到了。

一个白天的时间,林夕施展《隐身决》把太原城大体观察一番。同时对自己要刺杀的三个对象蒙毅、王贲、李信三人的府邸进行了重点观察。那些蒙毅派来跟踪林夕的探子连林夕的影子都没看到。

外观看似坚固无比的太原城,内里却是破败异常,就连蒙毅三人府邸都是土墙而筑。城内士兵更是无精打采,毫无战斗力可言,而且是怨声载道。若非太原城防御能力强大无比,想来这守卫着大秦北方门户的大城已落入外族之手。

对于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