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三月,又是小院里最美的时节。那些桃花似乎为了弥补纵横两年的缺席似的,开得特别的灿烂,一朵朵挤在一起,压弯了枝头。

九阿哥最终还是同意了纵横入股的意见,之后忙了几个月,纵横的孤儿院终于有了些眉目。

地方就选在离后帽子胡同不远的一个旧私塾,是梦遥帮忙找到的。原来的主人是梦遥父亲的一位朋友,本是京城有名的大户人家,所以单设了此处是供自家子弟读书的。只是,那户人家这些年已经破落了,此时人丁也已凋零,此处也已荒废。主人正急着要将这处房子出手,可又因为物资多年没有修葺显得陈旧了些,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梦遥搭了线,纵横去看过,那里有些小孩子尺寸的桌椅,又有些藏书,很适合孩子启蒙时用,还有笔纸墨砚等东西也是齐全的,地方够宽敞,格局也不错,价格又合理,所以,纵横立刻就决定买下那里。为了保证房子的安全性,纵横找工匠来略作了些修缮,又把后院的房子整个改成了孩子们的寝室。家具等也是按现代款式找木匠做的,每人都有床、书桌和属于自己的储物柜。

房子一搞定,纵横就让孩子们住了进去,又给他们做了新院服——男孩子一律的天蓝色衣裤,女孩子则是水粉色的,虽不是绫罗绸缎所做,但也选了厚实软和的棉布。孩子们自然欢天喜地,觉得这孤儿院竟比原来自己的家还要整洁漂亮,又有人嘘寒问暖,成日里围着纵横“院长姐姐、院长姐姐”的叫,如看待自己亲姐姐一般。

可是,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能自己照顾自己,年纪稍大的也都肯照顾年纪尚幼的,但没有大人照顾他们纵横怎么能放心的?只是,找人却比找屋子还要难上一层。

自古无巧不成书!贴出招聘启事第一天,竟遇上了熟人。就是几年前,纵横为了救四阿哥的嫡长子弘晖,跳入冰湖,在宫中小住时照顾她的那位宫女——那个脸儿圆圆的,眼也圆圆的,身子还是圆圆,嘴儿小小的,个头儿小小的,胆子更是小小的,偏生嗓门儿是大大的喜春!此时,她年满二十五岁,在宫里终于熬到了头,本来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有幸能平平安安出得宫来。可是没想到,回到家,才发现他们那条村子正是去年遭了大涝的地方,如今乡亲们死的死,逃荒的逃荒,家里的人也不知是死是活。她无处可去,只听说很多灾民都往北走,去了京城,又想着京城里好歹买卖铺户众多,于是又回到了这里,打算找个活计,同时又能打听家人的下落。可是回到北京几日却有没有发觉找一个工作真是太难了,第一,她是弱女子,进宫这些年在苏麻喇姑身边,除了伺候人,什么也不会,第二,又年纪过大了些,想要做个丫鬟,也是没人要的。直到听说京城开了一家什么孤儿院,正在招聘工人,里头收留的都是因黄河大水没了双亲的孩子,故而才来碰碰运气,就算不能被录用,说不定也能打听到些消息。却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她遇上了纵横。久别重逢,纵横自然知道她的性情善良,又见她在宫中多年,谈吐气质以及眼界见识都绝非一般的山野村姑可比,性子也磨砺得更加温柔坚韧,所以把孩子们交给她照顾时最最放心不过的。而且又见她亲人失散,对那些孩子的处境感同身受,哪里忍心不录用她呢?

之后,纵横又请了一位姓苏的厨娘和她的女儿。这对母女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多年。母亲原在一家小饭馆做工,可是,那饭馆的东家少爷竟看上了才十三岁的女儿芸姑,竟有数次意欲行奸淫之事。苏大嫂日日担惊受怕,有一日为保护芸姑忍无可忍下用板凳砸伤了那东家少爷,结果被退工,赶了出来。纵横看苏大嫂为人敢做敢为,做事又踏实刻苦,厨艺又是极拿手的,于是,就把她们母女一起留了下来。苏大嫂负责孩子们的三餐,芸姑则打打下手,或者帮着洒扫,或者帮做些针线工夫,或者照顾孩子们起居。纵横也单支了一份工钱给她。

最后,还有一个最要紧的角色,就是教孩子们读书的先生。纵横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稍有学问的,都宁愿去私人家的私塾教少爷们念书,毕竟吃住都不会受亏待,年节说不定还能领些赏钱,生活安逸不少。学问差些的,纵横又实在不愿意将就,毕竟这是关系到孩子们日后前途的大事,于是,就耽搁了下来。直到几天前,来了一个四十多岁、腿微跛拄着一条拐棍的斯文男子,留下一封信就走了。纵横本来觉得那人有些太过随心所欲,不似人师该有的礼貌谦和的风度,故而连信都没看就搁在了旁边。结果,却又被胤祯看见了。胤祯对他的文章和书法都是赞不绝口,觉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纵横这才赶紧按信上的地址登门拜访,详问之下,不免大吃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